|
人穷志不穷的人,我为你们呐喊! 在为“新岸路”筹集修筑资金的同时,为了使这项工程有更深远的意义和背景被呈现出来,我更深层次地接触到了村民们。多年以来,这里的人们尽管彼此相熟,但多是只知道对方的外号或者小名,对于更具体的事情,则是一知半解。村民们各自忙碌于自己的生存,已没有什么剩余的精力和热情来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人,有的甚至在亲人之间也显得十分陌生。那么,比亲人、邻居、村民更为疏远的人,对于这里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就更是一问三不知。11月21日下午,在一个正在激烈讨论的小型会议上,一位村妇拿着身份证、户口簿找到了我。最开始,她站在阴暗的墙角,满脸通红——这是她在思想挣扎了很多次之后所作出的选择。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一个劲儿地说:“银波,怕耽搁你的工作时间,真是对不起。”然而又说:“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想看看你能不能帮帮我……”这位村妇,就是艰难地拉扯着两个孩子的周守贵。
⊙简介
梁如富(父)、周守贵(母)、梁小龙(子,从父姓)、周红梅(女,从母姓),均系重庆永川市朱沱镇新岸山村山角井村民小组(11组)村民。梁如富,1959年1月13日出生,现在贵州省遵义市从事建筑工作,系普通农民工。周守贵,1958年7月11出生,务农。梁小龙,1995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现在朱沱镇涨谷小学念五年级(1)班,班主任是赵小华,校长是胡荣(电话:023-49605003)。周红梅,1998年腊月二十三日出生,现在朱沱镇新建小学念二年级,班主任、校长都是梁正权。
⊙调查情况
2002年2月,梁如富、周守贵家的房屋(土墙瓦房)因为常年的风雨而致全部倒塌,这倒塌的房屋一共有五间,约有140平方米。房屋里面的所有东西,包括桌、凳、柜、衣等一系列用品全部受损,一点都不剩。房屋倒塌后,这个家庭只能寄居在梁如富的七哥梁如豹处;2005年7月,这个家庭又只能寄居在梁如富的侄儿梁贵华处。他们就这样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屋可住,这样的状态已经延续了将近四年之
久。
2004年5月,梁如富经医院诊断,在贵州省遵义市建筑工地患上严重的大脑低血压症,经常头昏目黑,曾数次昏倒在地,并曾昏死过。此病症严重影响到了这个家庭的直接生计问题。作为家中的经济主力,2004年病后,梁如富一个月只能干上两三天活路;2005年,经无数次的治疗,病情仍未有丝毫减轻的梁如富,为了生计、孩子上学等各种负担,每个月也只能坚持10天左右的工作时间。2004年,整个一年,梁如富仅汇回家2000元;2005年,将近一年,梁如富仅汇回家1400元。为了治病,梁如富每个月花在治病上的钱就有500元以上,却一直未见成效,只能用药来保住性命,并拼命打工挣钱,求以生
存。
2000年7月,周守贵在重庆工地患上严重的胃溃疡,至今未愈,并且病情随着时日的延长更为恶化,经常呕吐、肚胀,胸、腹浮肿,胃痛至极。五年以来,周守贵花在治病上的钱约是4000元左右;仅2005年,就花了近900元。医生曾强烈建议周守贵做手术,但这笔手术费如何能够拿得出来?为此,周守贵只好一次30元、32元、35元不等地到乡村药店拿点药来控制病情,根本不敢到任何大医院医治。昂贵的医药费,在周守贵的面前,成了一座无法跨越的巍巍大山。
2005年9月,梁小龙上缴本学期学费307元,而总共应缴的费用是807元,尚有500元未缴。2005年9月,周红梅上缴本学期学费295元。梁小龙的307元学费,是用梁如富打工汇回家的血汗钱来缴的。而周红梅的学费,没有余钱来缴,周守贵只能向其六妹周守莲借。梁小龙的品德很不错;周红梅成绩很好,最近一次的月考成绩是:数学98分,语文88分,品德也很好。
17年前,在朱沱镇信用社(原朱沱镇涨谷信用社),梁如富曾贷款70元,现在加上利息,已达237元。然而,这个家庭目前只有800斤稻谷、500斤玉米,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现金可还。2005年4月,周守贵在村民“游歪嘴”(外号)处赊了64斤饲料(96元);2005年11月,在朱沱镇农贸市场赊了40只鸭和20多斤鸭饲料(86元);最近,又准备赊40只鹅和100斤饲料。在乡村药店谭晓蓉医生处,周守贵还欠了33元医药费。其它的欠债,还有在梁如富的二姐梁如清处的96元,在梁如富的七嫂王会英处的50元。这些欠债,在外人看来都是一笔笔很小很小的数目,但是对于这个连基本的生活用品和基本的生产资料都无钱来购买而必须赊账的家庭而言,实在是一个又一个的天文数字。
2004年8月,周守贵买了两头猪;2004年9月,就死了一头。2005年8月,周守贵又买了两头猪;2005年10月,两头都死了。2005年9月,周守贵买了22只鸭、12只鸡;约10天之后,死了16只鸭,鸡则全都死了。实乃天灾人祸!尽管如此,梁如富、周守贵仍然很是孝顺母亲——梁如富的母亲杨世英。这位经常患病的老人由梁如富、梁如富的弟弟梁如国每人负担两年,老人跟吃跟住,并下摊医疗费用,及其它。经调查,这个四口人的家庭,田总共只有1.7亩,土(包括包产土、自留地)不到100平方米,这就是全部的生产资料。农村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这里的贫穷被层层包围,难有突破,唯靠民工得力,亟须倾力救济。
⊙调查后记
梁如富、周守贵、梁小龙、周红梅都是人穷志不穷的人,这么多年以来,即使家中已经苦难重重、危机四伏,但是从来都没有找过村民小组、村委会、政府及其它民间慈善组织。只是,2005年这一年,这个家庭的艰难已经达到了一个最危险的底线,所以不得不主动请我为他们提出申请报告,恳请政府民政部门、民间慈善组织及社会各界朋友紧急救助,施以援手,使之渡过最难以忍受的这一关。我和这个四口之家欢迎任何人前来深入调查、联络、探访和慰问,速作救济,以度艰危。
他们的申请要求有二:第一,35000元救济款。其中25000元当作救济款用于构建120平方米一楼一顶的楼房主体,其中10000元当作救济款用于治疗梁如富、周守贵的严重病症(须动手术)。第二,请求把梁小龙、周红梅列为重点救济生,免去此二人在初中毕业之前的所有学费、杂费、书本费、住宿费(含伙食费),其中梁小龙的免教育费时间是2005年11月—2010年11月,周红梅的免教育费时间是2005年11月—2013年11月。此盼!
附:联系方式
邮编:402191 地址:重庆永川市朱沱镇新岸山村山角井村民小组(11组) 周守贵(收
)
电话:023-49605647(梁如虎 转 周守贵。注:梁如虎是周守贵的六哥)
电话:023-49607064(梁如清 转 周守贵。注:梁如清是周守贵的二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