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眼看世之八十八:找骂
古来成大事享大名立大功的非常之人,大多欢迎批评、能够挨骂,至少是不畏不讳、经得起批和骂的人。
“尧置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轺(革字旁)”(《吕氏春秋—自知》)。圣如尧舜、贤如汤武,犹主动请人指失举过,拾遗补阙,请人来批评,况不如他们者乎。
魏征敢谏,唐太宗能纳的佳话,千古流传。刘邦也是喜欢挨批评的。一天,他正在让两个侍女洗脚,郦食其来访,见他爱理不理的,大骂:见了贤士也不迎接,就你这熊样,还想打天下?刘邦听了,急忙上前谢罪,恭敬郦老上座。此所以为唐宗,为宋祖也。
登网说法以来,好评如潮,恶批不少。遗憾的是浮皮者多,中肯者少。隔靴搔痒夸何益,入木三分骂亦欣。不论是捧是砸是夸是骂,我都一样视之为友。怕只怕夸得不够搔不到痒处,骂得不够击不到痛处。
批或骂有两种,一种是善意的,一种是恶意的别有用心的。当然我欢迎的是前者。骂对了批准了我就改正,骂错了批歪了,我就解释,就自勉,就还骂------老枭盖世辨才,只怕难逢敌手哩。后者也不拒绝,至少可以提醒自己:风高木燥,小心火烛;暗箭阴风,提高警惕。只不过当心我眼珠子也不转过去!所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第一流人物的忍辱功夫,当然也是一流的。
《吕氏春秋-自知》中有个小故事挺有意思:“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候不悦,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候喜曰:‘可反与’?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候下阶迎之,终座以为上客”。
在这个故事里,任座直言可风、翟黄善于进谏,魏文候知错能改善纳嘉言,三人都挺了不起。
老枭对自己的才华、思想、境界充满自信,自信的人是不怕批和骂的。欢迎网友们进一步练好批功,提高骂才,向我开火。倘能侥幸命中我的脚踵,或者气门、死穴,我一定象魏文候一样,下阶迎之,以为上客,以为好朋友好兄弟,共饮三万六千杯。呵呵。
..
网友格致讥我狂而小气:每有不同见解,拂袖而去。象是小孩子过家家,吵架了就说:不和你好了,不和你玩了,你把小板凳还给我吧,我回家了。无撑舟之腹,何以称雄?
格致兄误会了。对网友们的砸贴,绝非“拂袖径去”,实在是太忙,上网时间有限,只能挑着回砸----。但一般尽量过目。有的还复印珍芷。
大狂者也有大谦处,我对自己要求颇严,学习极苦---当然也乐。
2002、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