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页]->[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东海一枭]->[眼看世之二十三:狱中补读未完书] |
最怕俗客登门和无谓的酒食应酬,最怕妻在旁边唠叨,总觉得时间不够:还有太多的问题要深想,太多的东东待写出,还有许多新书待翻读,旧书待重温…,常常书房一坐就是几小时,一写就是几千字。特别是近两个月来,大半辈子郁积下来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仿佛闭塞己久的热血,找到了一个渲泄的缺口,迫不及待地向外喷涌! 这才真正理解了古人甘于寂寞这句话。一个人静静坐着或散步,身如槁木而心如流云游龙,超越时空上求下索…。 然而,亲友们来好言相劝了,妻子开始闹情绪、冷言冷语相加了。 圣经说,从来没有先知能在家参受到尊重的。是否也可以说,没有思想家在家中受到尊重的?在《围城》一文中我曾慨叹:“我不明白,同床共枕十几年了,老枭的豪迈豁达、谈泊孤高,竟不能影响最亲近的人?”
凭我对人性的的了解,我明白“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女人一般俗”的俗话确含至理。女人尊重于男人的,只能是权力和金钱,是那政坛或商场纵横的英姿。至于头脑风暴的雄烈和心灵疆场的旷远,她们是不可能感悟到的。何必苛求于妻呢。我要从商场退下来,她就有权力把对我的尊重收回去。
枭眼看诗、看世、看人三大系列,至今为止近百篇文章,是顶着外界和内心的巨大压力完成的。特别是来自妻的反对,令我精神多次象文革中的国民经济。 李伯元的《南亭笔记》有个故事:沈鹏以请除三凶获谴,奉旨交地方官监禁。逮捕时挺身而出,及琅铛就道,仰天大笑。家人牵裾问故,沈曰:吾方厌城市嘈杂,若囹圄中,终年寂静,大可借此补读来完书也。 真是有点潇洒过头了噢。 老枭一次与友人喝酒,忍不住发牢骚:“与其在家受老婆气,倒不如坐牢去,至少没人烦”。 要坐牢有的是办法,就怕没办法把一台电脑十万芷书搬进牢去。 有文友劝我:何必呢,与大多数相比,你条件相当不错了,还是现实点,继续当小老板挣小钱去。何必东 想想西写写,自寻烦恼? 菊斋里的西湖初遇网友也说:“东海很特出,佩服你的言行。似乎是个不大得志的” 这使我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你们怎样对待那些卑微的人,就是怎样对待我。古语也说:独乐乐,何如众乐乐。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太多不合理不公平,还有大多的贫困、冤屈和苦难,我就无法独乐、无法得志! 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真正的太平盛世:所有人在政治、经济、社会上都获得平等。即,在政治上,每个公民拥有平等的(被)选举权,在经济上每个人享有同等的财产权(不是占有同等的财产)及经济自由,大家站在同掉的起跑线上;身份和尊严的平等,则体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时,每个公民都有权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利益。老枭也可以凭自己的才干智慧,堂堂正正发大财或当大官,岂不美哉。 我很欣赏广西萧瑶的一句诗:世满穷愁羞致富,士无功业愧称奇。我愿意为早日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略尽绵薄。诗曰: 耽于寂寞赋闲居,歌颂声中一怒嘘。文字纵犹成大狱,从容补读未完书。
|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栏目和文章由作者或专栏管理员整理制作,均不代表博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