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亨廷頓廿四年批判文明衝突論
六、 一九九三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在《外交事務》刊物上發表《文明的衝突?》長文,聳人聽聞地提出,今後文明衝突將取代意識形態或經濟衝突成為未來國際鬥爭的主線,而西方文明要防範儒家與伊斯蘭兩大文明聯合。此後西方盛行「黃禍」論調,成為中共進入國際社會的一大障礙;去年紐約發生九‧一一慘劇,某些蛋頭學者侈言這是伊斯蘭文明與基督教文明之衝突,而抹煞了其「恐怖活動」之實質,這同樣困擾著世界首強的美國。其實,早在廿四年前錢穆在《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一書中已預先回答了亨廷頓式的憂慮:「我們講文化沒有一個純理論的是非,……今後的世界是要走上民族解放,各從所好的路,並不主張文化一元論,並不主張在西方、東方、印度、阿拉伯各種文化內任擇其一奉為全世界人類唯一標準的共同文化……將來的世界要成一個大的世界,有中國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歐洲人、非洲人……各從所好。各個文化發展而能不相衝突,又能調和凝結……我不反對西方,但亦不主張一切追隨西方」。他批評西方文化所造成的社會、政治、倫理異化與人的異化,科學為權力意志服務,個人主義與個性自由惡性膨脹,民主政治的平面化以及其他負面等等,由此反思傳統中國人文精神,並加以重建,這種努力有極高的價值。他在四十年代就著力批判全盤西化或蘇化,然而中共執意「一邊倒,倒向蘇聯」,六十年代與蘇共分裂,八十年代盲目西化,到九十年代才返回錢穆思想,付出幾千萬人命的慘重代價,把中國現代化的進程押後了整整半個世紀。
(2020/01/16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