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活到一百歲嗎? 你想活到一百歲嗎?
古往今來,追求財富與健康,是人類的共同願望,大凡財勢到了頂尖時,便會企盼長生不老。例如,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威震宇內,便想得道成仙。他享盡了人間榮華富貴,志得意滿,就是害怕自己隨時會死去無法享受,於是召集了很多方士為他煉丹,希望不死。
老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長壽的秘訣往往取決於正確的人生觀,取決於良好的生活態度。一個人要想長壽,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而樂善好施,即多做好事,看起來是平凡的,微不足道的,其實是身心健康的表現。美國心理學家夏爾夫•馬丁把孤獨稱為隨時都可引爆喪身的「定時炸彈」。做好事是一種必須與他人發生聯繫、接觸的活動,做好事後孤獨感自然就會消失,有助於緩解或克服負面情緒的影響,心態平衡有利於身體健康。
人類生活方式是群體性的,既合作又競爭。樂善好施是積德,其實質是視他人為朋友,與人為善,樂於奉獻,急人所難,濟人之困,竭誠相助,在助人的過程中,自己的心田會湧進欣慰的快感,還會堅信自己活在世上于人有益的價值,進而增強人生的自信心。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平衡的,因而也是健康的。持有這種心態的人是長壽的。正像古人總結得那樣,「養生先養德」,「善為福壽之本」。這其中的哲理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樂善好施乃是積德,這有利於講文明、樹新風,有利於講道德、崇高尚。若從醫療與健身的角度看,樂善好施,竭誠為人,也是在積壽啊!
以下是十三位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104歲壽星吳圖南說:「我從9歲開始練太極拳。」
103歲壽星謝肇說:「每天早晨起床做手腳按摩可健身。」
103歲壽星馮阿鳳說:「我長壽秘訣是早早起、勤梳洗。每天梳頭半小時。」
107歲壽星黃雙鳳說:「我這一百多歲是大山給的。青山綠水育人壽。」
104歲壽星章金女說:「順乎自然即養生。」
117歲壽星阿吾拉說:「我喜歡吃瓜果。」
日本112歲壽星白濱若說:「我喜歡吃豆腐。」
百歲壽星郭惟一說:「我喜歡音樂,音樂是生命的火花。」
百歲棋王謝俠遜說:「嗜棋者長壽。」
111歲壽星蘇局仙說:「練書畫能強身延壽。」
116歲壽星讓•卡爾邁說:「釣魚有益於身心健康。」
105歲壽星張門氏說:「我的長壽秘訣是喝茶。」
109歲壽星李本善說:「我愛好讀書,寓養生保健於讀書之中。」
隨著現代科學的日新月異,人們對病理、食物衛生的認識也與時俱進,不斷有所修正。譬如從前人們普遍認為飯後吃水果有助消化、番茄生吃比煮熟滋補、水果當飯吃能增壽;然而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飯後吃水果有損於消化飯前吃水果才對人體有益,番茄生吃容易中毒,水果當飯吃易貧血。過去認為飯後散步有助消化、牛奶補鈣、吃蛋會增加膽固醇、早餐飲牛奶、豆漿可滋補身體;現在證實飯後不宜運動、牛奶無法有效預防骨骼疏鬆症、吃蛋不會高膽固醇,牛奶、豆漿應該飯後兩小時飲用。
《怎樣活到一百歲》的作者援引美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報告,確認轉基因食物有害健康,並列出常見的轉基因食油、調味品、餅乾、糖果,雪糕的品牌。本書根據化驗報告,指出:紙杯比塑膠杯毒一百倍、用激素催長的大閘蟹比三鹿奶粉毒一百倍、檸檬殺癌細胞的功效一萬倍於化療、化妝品護膚美白是胡扯、摻蓬灰製作的拉麵有毒、苜蓿是紅斑狼瘡的病源、小龍蝦與蛋糕上的草莓吃不得、沐浴露會引發乳腺癌、植牙白內障心臟支架手術可免則免。本書還教讀者自己動手拉筋、按摩除病增壽、敲打腳底百病全消、服鮮椰汁治痛風症,食山楂治高血壓等等。
在中美貿易戰陰影下,香港與大陸百業蕭條,大量陸資避難湧入香港,致使物價飛漲,本書介紹多種食療、自療方式,既省錢又增壽,不失為對抗通貨膨脹的妙招。以上種種秘訣、單方,盡皆出自中外名醫的經驗之談與醫學科學的最新研究報告。倘若讀者諸君都能依照本書的長壽秘訣改進自己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與處世態度,而且持之以恆,深信人人都會長命百歲、洪福齊天。
由於本書博採百家之言,不同的學派、不同的專家存在少許互相矛盾的觀念,端賴讀者們憑藉自己的聰敏睿智決定取捨。
(2019/11/09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