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统和清朝 关于道统和清朝王夫之说:
“天下之极重而不可窃者二: 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治统之乱,小人窃之,盗贼窃之,夷狄窃之,不可以永世而全身;其幸而数传者,则必有日月失轨、五星逆行、冬雷夏雪、山崩地坼、雹飞水溢、草木为妖、禽虫为罐之异,天地不能保其清宁,人民不能全其寿命,以应之不爽。道统之窃,沐猴而冠,教猱而升木,尸名以徼利,为夷狄盗贼之羽翼,以文致之为圣贤,而恣为妖妄,方且施施然谓守先王之道以化成天下;而受罚于天,不旋踵而亡。”
这段话说得很好。王夫之一生以明朝遗民自居,又仅生活于清初,以夷狄视清朝,亦可理解。然清朝是中华还是夷狄,于道统是尊还是窃,自有相应标准在。
东海《中华历史精神》一书曾经指出:“中华政权有三大特征,一是以儒家中道为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道统高于政统;二是儒家文化政治化和制度化,三是以儒学为第一学科。这是中华政权最大的特征。”清朝基本符合三大特征。
清朝之于道统,或许尊之不正,却非虚尊。清朝以儒立国,以儒治国,也就是以中道为国家意识形态、政治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体文化,置道统于政统之上,并将道统落实于治统和制度之中,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为礼制、民有制和科举制。关此,东海在《中华历史精神》(待出版)第七篇《中华偏统论》第四章《清朝的小清》中有详细论说,兹不赘。
孙中山和国民党对道统才是虚尊。他也说过:“中國有一個道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可是这个道统被完全架空和虚置,对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说窃,这才是窃。至于某帮,连窃都不是,而是强奸。
元明清皆偏统,清朝又是偏统中最差劲的。然清统治中国三百年,国家颇有兴盛之时,人民不乏升平之福。而国民党革命成功之后,国家更加战乱频仍,内忧外患更加深重,不旋踵而败退台湾,岂徒然哉。2019-3-31余东海
(2019/03/30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