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带着必胜的信念上战场--要做战士,不要做烈士(三) 要做战士,不要做烈士(三)
要带着必胜的信念上战场
金光鸿律师
推友“[email protected]”12月27日写了一条推文:
“【秋瑾的诀别信】“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谨以此帖——献给为了民族的未来在黑暗中依然奋斗不息的人们!”
我看了,回了一个贴:
“看淡生死,不轻言生死; 要做战士,不要做烈士…,要用我们钢铁般的意志,无畏的勇气,智慧,去战胜强大的敌人,不要带着牺牲的决心上战场,要带着必胜的信念上战场…”
补充一下,中国上下五千年,不缺少烈士,荆轲,就是很著名的烈士,但要论烈士之多,而且被最高领袖肯定,那当数晚清和民国了,如谭嗣同,秋瑾,还有林决民,都是晚清和民国的著名烈士,他们都是蒋介石发迹之前的,而且都是决心要牺牲自己以唤醒国人,或带着牺牲的决心上战场……
当然,上下五千年也是从来不缺少战士的,大唐英烈传,大明英烈传,那里面的英雄人物都是有勇有谋的战士,他们用他们的意志、勇气跟智慧,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宋朝,尽管奸臣当道,但也不缺少战士,如岳飞岳家军,杨家将等,即便是晚清,也有左宗棠这样的战士……
奇怪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对烈士尤为推崇,如项羽、荆轲,还有现在的那个北京小伙子杨佳,而却忘记了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英雄文化,战士文化,蒋介石先生最大的失败就在这里,作为最高领袖,怎么能倡导和弘扬烈士文化,鼓励三军将士“抗战到底,牺牲到底”呢?甚至要三军将士不成功,便成仁,不成功,便杀身成仁,哪有这样的,国家培养一个将军,一个合格的战士也不容易,民谚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兵法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哪有这样带兵的?!正应了鲁迅先生所说,中国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
蒋先生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我说过,人的语言、行为模式都是观念的产物,蒋先生也不例外,他那个抗战动员令,就是鼓励三军将士和国民去做烈士,而不是做战士,显然,是受了清朝末年和民国烈士文化的影响,做战士的战争动员令不这么作,要像我这么说才行的……
2018年12月31日 上午11:06
(2018/12/31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