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松齡:耶穌基督的翅膀 大齋第二主日講道(C年)
創15:1-12, 詩27, 腓3:17-4:1, 路13:31-35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我們心裏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阿們。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信息是《耶穌基督的翅膀》
今天是大齋節期的第二個主日。我們繼續行進在我們生命更新的朝聖旅程上。再過五個星期,就是復活節,是紀念主復活的日子。我們朝向復活的主,祂賜給我們更新的生命。在大齋節期間,我們每週讀的福音,都是記載主耶穌朝向耶路撒冷的旅程。耶穌進耶路撒冷,是為了完成上帝救贖人類的偉大使命。今天的福音,展示了一幅圖畫,描繪了耶穌在去耶路撒冷旅程中的一個片斷。
有幾個法利賽人,表面上看起來對耶穌很友好,來到耶穌面前,警告耶穌說,當時統治加利利的王,希律,想要殺死耶穌;他們勸告耶穌離開這個地方。他們這樣做,不是出於好意,而是想把耶穌趕到另一個地方去。耶穌非常清楚自己所面臨的處境。他知道,按照上帝的救贖計畫,他將在耶路撒冷遇難。但時候未到,他現在還必須繼續給人醫治疾病,驅除邪靈,傳揚上帝國的福音;任何威脅都不能阻攔他的使命。
耶穌走在朝向耶路撒冷的旅途上。在耶穌看來,耶路撒冷雖然是聖城,但卻淪落為腐敗污穢、靈魂死亡之地。自古以來,許多先知是在耶路撒冷這個猶太人的宗教和政治中心遇害、被殺的。耶路撒冷的居民,自以為是上帝的選民,是上帝揀選出來作世界之光的民族,但他們卻屢屢背離上帝的旨意,甚至拒絕上帝的眷顧和拯救。在這裡,耶穌用了個比喻。
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玩過“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在這個遊戲中,母雞是保護小雞的,母雞用自己的翅膀遮蓋著小雞,不被老鷹侵害。而老鷹,則要把母雞趕開,抓走小雞。我們可以把老鷹看作是魔鬼或邪惡勢力,把小雞看作是上帝的兒女,而母雞,就是比喻奉上帝差遣,來拯救上帝兒女的耶穌基督。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指著耶路撒冷的人說,“多少次我要保護你的子女,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下一樣。可是你們不願意!”(路13:34,現代中文譯本)
確實,上帝曾經揀選以色列人,去實現上帝使命。但是,他們卻常常離棄上帝的旨意,結果被魔鬼俘獲、捆綁、吞噬,甚至“為虎作倀”,就像小雞落在了老鷹的爪子裏一樣。母雞要把小雞救出來,用自己的翅膀保護小雞,可是,小雞卻不願意。这些小雞寧可在老鷹(魔鬼)的掌控下生活。他們甚至要和老鷹一起,殺害前來拯救他們的母雞。實際情形可能更糟:耶穌稱希律為“狐狸”。他要面對的,是比老鷹更加兇殘的狐狸。
耶穌非常清楚這種狀況。許多人面臨這樣的情形,都會逃離耶路撒冷;可是耶穌卻仍然向著耶路撒冷前進。耶穌為了拯救人類,走向耶路撒冷。正如保羅所說:“(耶穌)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20)。又像《啟示錄》所說:“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1:5)。想一想,做父母的(為人父母者),想要拯救自己的兒女,但兒女不願被救,反倒要殘害父母,父母會是怎樣的心情。尤其是,當父母明知頑固的兒女最終會落得毀滅,兒女的家園也將成為一片荒場,他們的心情一定非常焦急、痛苦。
耶穌當年為耶路撒冷哀哭。他要用生命和鮮血拯救耶路撒冷的兒女,但是,他們卻抵擋他、最終殺害他。如今,耶穌是不是也在為我們、為今日的世界而哀哭呢?《約翰福音》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3:16)。耶穌來,是要像母雞那樣,把小雞,也就是那些被罪惡所奴役的人們拯救出來。但是,正如《約翰福音》接著說的,“光來到世間,世人因為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3:19)。那些當今生活在黑暗死蔭中的小雞,和當年的耶路撒冷人一樣,習慣了黑暗,順從了邪惡,寧可在死亡中掙扎。他們討厭光明,因為他們做的事是黑暗的;他們抵擋甚至敵視拯救他們的母雞。
但是,我們卻要投入母雞的懷抱,領受她賜給我們的救恩,跟随她,走出黑暗死蔭的幽谷,脱离罪孽邪惡的深淵。我們受洗成為基督徒,就是在耶穌基督的翅膀蔭庇之下了。《聖經》,尤其是《詩篇》中,常常頌揚上帝的翅膀賜給上帝的兒女庇蔭。同樣,在耶穌基督的翅膀下,我們有救恩,有慈愛,有安慰,有公義,有聖潔。聚集在耶穌基督的翅膀下,是上好的福分。
耶穌基督向耶路撒冷前進,去完成上帝救贖人類的計畫;要召喚一切迷路失落的人,聚集在祂的翅膀底下。耶穌捨去自己,完成他的使命。如今,我們的使命是宣揚這救恩的福音,幫助那些還在老鷹的惡爪和狐狸的毒牙之間掙扎的小雞,一同來分享耶穌基督翅膀的庇蔭。上帝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祂的計畫。我們不一定都像耶穌那樣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但卻要持守受洗時和上帝立下的誓約,完成上帝託付給我們的職分。
這裡有個真實的故事和大家分享。有一位母親,是個基督徒,在一家餐館作女招待。她有個女兒,吸毒成癮,又和好幾個不正經的男人交往,生了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父親。因無力撫養,就把孩子交給寄養中心。這位母親用盡一切辦法,耗盡一切積蓄,幫助墮落的女兒離開那些男人,把她多次送進戒毒所,要她盡快脫離罪惡的生活。但她女兒卻利用母親對她的愛,不斷說謊、欺騙、偷媽媽的錢。母親流了無數的眼淚,作了無數次禱告,都無濟於事。最終,她的女兒還是死於吸毒過量。
這位母親強忍悲痛,繼續生活。她仍然在餐館做女招待。帶著堅毅的微笑,盡力給客人提供最好的服務。來用餐的顧客沒人知道她的個人悲劇。她說,“我要讓每位走進餐館的人開心、微笑,感到溫暖;然後帶著安慰,各奔前程。上帝知道我沒有能力彌合大的裂痕,但我也許可以修補一些小的破縫。”這位做招待的母親沒能拯救自己的女兒,但她卻仍然使顧客開心,把基督的愛,帶進他們的心靈。她把所作的一切看作她的使命。
耶穌向耶路撒冷前進。“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叫我們與上帝和好,與上帝建立合宜的關係;讓我們這些小雞重新回到母雞的懷抱。我們願意像小雞回到母雞懷抱那樣回到上帝的懷抱嗎?我們願意像那位母親一樣,在工作中和生活上去修補人們心靈上的小缺失,彌合人與人關係上的小裂縫嗎?
沒有一個人能使整個世界變得完美公義。即使是耶穌,也曾為那些不願得救的人哀哭。但是,耶穌應許,他會與我們同在,只要我們跟隨他、奉他的名傳揚救恩的福音;並且在我們的生活中做一些微小的事,把基督仁慈的愛心和耶穌翅膀的庇蔭帶給一切相識、相遇的人,讓他們在得救的日子,也可以和我們一起向耶穌高呼:“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奉上帝,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2016年2月21日)
(2018/11/23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