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已经改变了,完全是因为中国”
“川普已经改变了,完全是因为中国”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6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18/10/201810160147.shtml
来源:中时电子报
曾经在竞选时猛批美国援外政策的现任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后却有了重大的逆转。川普最近签署了一项法案,创立了一个大型对外援助机构,给了它600亿美元(台币1870亿元)的贷款担保权限,用以对外国各项基础建设提供资金。其目的只有一个:反击中国在全球日益增长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共和党国会议员说:“川普已经改变了,这完全是因为中国。“
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政策让美国感受到压力,美国总统川普也因而一改过去反对对外援助的态度,开始与中国竞逐全球影响力。图为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其他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图/中新社)
《纽约时报》报导说,川普在竞选总统一开始就先拿美国的援外政策开刀,上任以后也陆续削减了30亿美元的海外援助项目,取消资助海外私人企业投资贷款,同时准备把国务院每年拨款227亿美元进行对外援助的国际开发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裁撤掉。
报导说,川普的政策逆转不是对外援政策观念改变,而是要对抗北京在全球的经济、技术与政治攻势。中国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为亚洲、东欧和非洲的大型项目提供融资,获得了全球性的影响力。
现在,川普想要“以火攻火“。
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议员约霍(Ted Yoho)表示,“我改变了想法,我认为川普也已经改变,这完全是因为中国。“约霍向眾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事务小组的同党议员推销这份计划,并获得支持。他说,“我过去向来不支持外援,但如果重新制订外援的方针,你说是为了人道主义,很好!我认为是为了国家安全,一样很好!“
报导指出,这项努力是川普政府全面反击中国经济与政治攻势的一部分。美国已经对 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徵收关税,上周川普政府更制订一份计划,掐紧在美国的外国企业,防止中国藉此获得美国的技术与商业机密。
援外计划其实从欧巴马政府时期就开始推动,只是现在被挂上“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牌子,中国的“一带一路“预备向100多个国家提供高达1兆美元的基础建设投资基金。其中最大的目标是巴基斯坦和奈及利亚等国家,目标除了扩大北京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能获得矿产与石油等自然资源。北京也在小国身上花费数十亿美元,这些经费不会转变成金钱或政治利益。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才表示,中国将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做为信贷额度、援助和投资。
报导说,这些投资让部份人担忧,小而贫穷的国家如吉布地和斯里兰卡,可能会因为还不起贷款而只好将国内资产拱手让给北京。不过,有些付不出贷款的国家,并没有落入北京的财务陷阱,而是转化成中国对这些国家实质的影响力。
报导指出,华盛顿新的做法没有北京那么雄心勃勃,但至少可以参与竞争。新的600亿美元计划有明显的两党合作色彩,会取代过去一些援外机构的工作。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民主党参议员库恩斯(Chris Coons)说,“自2015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很难相信竟然也完成了。这与欧巴马政府提出的建议相同,现在只是重新将重点放在中国。“
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科克尔(Bob Corker)参议员强调,“这代表着一场战略转变,川普似乎了解到,单靠军事力量是无法与中国竞争的。““我们现在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制衡中国,特别是当他们来势汹汹的时候。“
报导说,这笔基金如何运作仍然是重大问题,而更大的问题是:它是否真能减少中国不断扩增的全球影响力?研究中国与印度的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学者西瑟斯(Derek M. Scissors)表示,“我很怀疑。现在整个概念是把资金给那些在当地赚钱的美国企业,这只能算是解决公共关系问题,完全没有解决与中国人竞争的问题。“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4680147
“我们成了牺牲品”美国工厂主苦苦挣扎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6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18/10/201810160222.shtml
来源:BBC中文网
里克•休瑟尔的家族自1948年开始就一直经营着这一家金属罐材公司。
里克•休瑟尔(Rick Huether)的家族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在美国马里兰州经营一家制造企业,所以对于维护美国蓝领人士就业这件事,他比较有发言权。
然而现在,他和美国很多制造业者一样感到担心。
今年三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外国进口的钢材和铝材征收高额关税,表示这是出于保护这些产业的需要。
但是这样的举动,却没有保护数以百计的其他企业,其中就包括休瑟尔的独立罐装公司(Independent Can Co)。
他的公司雇用着400多人,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7700万英镑),而他们要依赖从欧洲和加拿大进口的镀锡钢材,用以生产像饼干罐和咖啡罐这样的专用产品。
新增关税政策预计会在今年令他们增加150万美元的额外支出。而休瑟尔表示,新关税已经令他损失了一些长期客户——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氛围下,他们转而与中国企业合作。
“我们需要强大的钢材产业——这是毫无疑问的,”他说,“但是我认为他们并没有想清楚后果。”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重振美国的钢材和铝材产业是国家安全的关键,但是现在,一些企业却因此付出代价。
为了缓和企业的忧虑,美国商务部表示,将会允许企业申请关税豁免。
金属制造业者可以在一个公众咨询期内对相关政策提出异议,之后商务部会就相关申请进行裁定。
不过,这一程序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带来新的混乱,因为多家公司提出申请令商业部应接不暇。
大约有800家企业,其中包括独立罐装公司,递交了超过34000份申请,提出美国国内原材料存在质量不佳、运输滞后以及产量不足等问题。
至9月10日,当局就其中的4300多份申请作出决定,批准了大约55%的申请。
不过,大部分申请仍然没有结果,独立罐装公司的申请和其他很多企业一样,都处在悬而未决的处境当中。
休瑟尔说,他对美国本土的金属供应商并不满意,因为存在质量不佳和运输滞后等问题。
“这非常令人沮丧。假如能够买本国产品,那么所有的东西我们都会买本国产的,”休瑟尔说。他递交了超过30份申请,并且估算自己为了推进申请程序,已经花费了大约10万美元。
“我们只有在本国产品质量问题迫使我们从海外进口的时候,才会那样做。”
“打开了虫罐子”
迟迟未有决定的状况也引来共和党和民主党人的多番游说和尖锐批评,指有关部门缺乏透明度和组织性微观管理能力。
同样没有逃过外界关注的是,很多申请被拒都是由于钢铁制造业者的反对——这一产业与政府关系密切。
例如,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就曾经是钢铁公司老板,而纽柯钢铁公司(Nucor Corporation)的领头人则曾在2016年总统大选当中做过特朗普的顾问。
商务部曾经两次复核程序,启用更多工作人员,也令制造业者有更多机会回应反对申请,但是外界的负面情绪仍然高涨。
这只是美国制造业经历的阵痛吗?
“这里面没有标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资深学者查德•鲍恩(Chad Bown)说。
“所以,这当然会像打开了一个虫罐子一样,任何人得到(豁免)都会引发担忧,这是偏袒,是腐败,反正就是不透明。”
“短期的调整”
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就是反对休瑟尔申请的其中一家公司,该公司拒绝评论政府的办事程序。
不过,该公司已经重开了一座高炉,而且还准备再重开一座。该公司一名发言人表示,公司的扩展计划显示,它有能力满足美国的需求。
马里兰大学商学院的退休教授彼得•莫里奇(Peter Morici)表示,在11月美国国会选举前夕,政客们正在夸大问题。
他表示,随着美国钢材和铝材生产者的产量增加,制造业者提出的那一类问题应该会得到缓解。
“从短期来说,是有调整上的问题,”莫里奇说,“从长期来说,没有一种钢铁是我们这里造不出来的。”
休瑟尔担心,价格上涨将会令他的客户不再使用他的产品,而转向纸包装或者塑料包装。
但是,分析过豁免申请的莫卡特斯中心(Mercatus Center)资深研究学者克里斯汀•麦克丹尼尔(Christine McDaniel)表示,很多公司确实等不起,特别是美国国产金属需求飙升已经导致价格上涨的时候。
“最终,这还是要从企业、持股人或者消费者那里补回来的,你逃不掉,”她说,“而中小型的制造业者正在首当其冲地感受着这一切。”
密苏里、印地安那、伊利诺伊以及其他州的一些公司已经宣布数以百计的裁员,另一些公司则取消了扩张计划,或者将资源转向海外。
独立罐装公司在9月提高了价格,打破了自己在年初定价的惯例。
他们还准备将原本由临时工负责的低技术工种转为自动化生产,以降低成本。
休瑟尔说,他对于获得豁免并不感到乐观,尤其是商务部在钢铁制造商反对下拒绝了一些申请之后。
他仍然希望政府能够与加拿大等盟友达成一些协议,但是彼得森研究所的鲍恩说,这种事情能很快发生的机率也不高。
鲍恩指出,特朗普重新谈判的贸易协议——比如修订后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让关税仍然存在。
独立罐装公司在1929年起家,当时钢铁业的兴起在巴尔的摩的港口一带催生了一系列与金属有关的企业,如今独立罐装公司是至今仍屹立不倒的少数几家公司之一。
休瑟尔的家族在独立罐装公司创办20年之后接手。他表示,自己重振蓝领就业的目标与特朗普是一致的,但是关税并不是正确的工具。
[下一页 ]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