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普遍缺乏爱的能力 中国人普遍缺乏爱的能力
金光鸿律师
读了新唐人题为《亡父陪女儿喝鱼汤10年 女儿在祭拜他时才知道爸爸陪她喝鱼汤的秘密》的文章,顺手写了如下一个帖子:
糊涂!中国的父母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糟糕的父母——不懂得如何爱子女。据我观察,中国人普遍缺乏爱的能力,搞对象也是。
补充一下:
说中国人普遍缺乏爱的能力,是我在美国以后形成的观点。
拿本文来说,
第一,这个父亲确立了一种很不好的爱的模式:不自爱。
第二,这个父亲没考虑女儿的立场,为什么非要让女儿喝鱼汤呢?有没有其它的替代品?为什么不跟女儿商量,或者咨询女儿的意见……
第三,女儿不愿意喝鱼汤,父亲愿意陪喝,女儿只好牺牲自己,成全对父亲的爱,父亲以这种方式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爱(在中国很普遍吧)……
第四,最后真相大白,女儿发现父亲为了爱自己,牺牲了那么多,要背一辈子的良心债。
第五,更糟糕的是,她从父亲那里学习到了一种男性的爱的模式,会用这个模式去要求她未来的丈夫,如果丈夫达不到父亲的标准,她就会有不满足感,然后,如果她又用这种爱的模式去爱她的男友或配偶,那么,她的男友或配偶也会有不满足感,如果有了子女,她用这种爱的模式来爱子女,那么子女也会有不满足感,那么她就享受不到恋爱,婚姻和家庭的幸福和乐趣,如果用这种爱的模式去爱朋友,爱老师,爱社会,爱国家……大家自己去分析吧
……
结论:可以说,这个父亲自己以为是在爱女儿,其实毁了女儿。如果女儿将来没有从学校和社会上学到正确的爱的模式的话,这个女儿一辈子的幸福就断送了。
不懂得自爱,又不懂得爱别人,这人生还有什么幸福和乐趣可言!
如果社会全体国民或大多数国民都是这种爱的模式的话,那么,社会,国家,将会是怎样呢?
这就是我观察到的中国人普遍的现状,包括台湾。
照说台湾在这方面应该好很多啊。因为,孔子有讲,君子不自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有讲,君子不干“从井以救人,解衣以活友”这种事,那就是台湾没得到真传了。
其实,按我的观点,我们现在了解的儒家,是后世学者演绎的儒家,糟粕很多,不是孔子的儒家,所以,我才主张儒家应该回到孔子那里去。
西方人研究得比较系统,也比较理性,是因为西方人有科学精神,心理学的研究比较发达。
中国没有现代西方的科学,也没有心理学,但心理学大师还是有的,孔子,老子,都是心理学大师。
中国人普遍缺乏爱的能力,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如:拙于示爱,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和回报爱,为了金钱,权势,面子之类的身外之物牺牲爱情,强迫人接受爱等等,读者自己去研究吧,我只负责提出问题,
美国东部时间二零一八年八月十六日下午12:49
附:
亡父陪女儿喝鱼汤10年 女儿在祭拜他时才知道爸爸陪她喝鱼汤的秘密
2018-08-16 07:23 PM
http://cn.ntdtv.com/xtr/gb/2018/08/16/a1387742.html
爸爸每天都陪女儿喝鱼汤。(pixabay)
父母对小孩的爱有多深沉?看看网络流传基隆殡葬业者张军凯分享的这个故事就知道了。往生的张爸爸没有儿子,有3个女儿,所以他的封钉仪式很特别,咬钉的不是男性,而是小女儿。小女儿祭拜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爸爸守护10多年的感人秘密。
张爸爸很爱女儿们,他生前接小女儿下课时,都会刻意绕到夜市买一碗鲜鱼汤,让女儿好好补补。但女儿不爱吃鱼,每次都不想吃,爸爸就卖萌说:〝不然妳陪我喝…妳不饿…我饿啊…〞女儿不舍得爸爸饿肚子,就把鱼汤喝下去。
时间过得很快,女儿们没让爸爸失望,长大成人后成就都很好,也有了好的归宿。但爸爸去医院检查时,却查出了肝癌末期。小女儿喝了10多年鲜鱼汤,一直以为这是爸爸最爱的食物,治丧期间,她还亲自煮了一碗,放在灵堂的桌子上,希望爸爸在天堂也能喝到。
妈妈看到后,在香炉里的香未烧过半时,默默把鱼汤撤走。小女儿很不理解,妈妈这才说:〝其实妳爸根本不喜欢喝鱼汤,不是不喜欢喝,是根本不能喝,妳爸对海鲜过敏,每天跟妳喝完鱼汤回来,妳们都睡了,妳爸却因为过敏,总是要在床上抓半小时才能睡。〞
妈妈看爸爸过敏不舒服很心疼,曾经劝他不要再喝了,但他很坚持。〝妳爸总是回我:‘我不喝,女儿就不喝,她这个年纪正值青春期,课业又那么重,不好好补……怎么行?更何况我每天就喝鱼汤这半小时,能好好陪伴女儿,将来她嫁了,想陪她都难了’。〞
原来这10多年来,爸爸为了让女儿身体健康,宁愿自己受苦。小女儿知道这个秘密后忍不住大哭,她一直知道爸爸爱自己,没想到爸爸的爱如此深沉啊。
──转自《希望之声》
(责任编辑:刘玉)
此文于2018年08月16日做了修改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