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做戰士,不要做烈士 要做戰士,不要做烈士
金光鴻律師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臉友轉發過來的一個吳建民的一條推文:
“吳建民 @sifan198964
吳建民視頻評論M《民運只有流血犧牲才能換取中共和平談判交權》(建民政論 40) https://youtu.be/gtc2Ng45M00 來自 @YouTube”
沒看視頻,看了題目,順手寫了一個帖子,大意是要當戰士,不要當烈士,革命必然會有流血犧牲的事,但不要渲染,相反,我們要儘量減少流血犧牲,用腦子戰鬥,既要敢於戰鬥,也要善於戰鬥……
因為,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沒注意後邊有所謂與“中共和平談判”之類的說法。
因為在抗日戰爭初期,我看過蔣介石的一個講話,其中有一段是“大家要知道這次戰爭,就是我們黃帝的子孫人人要救國自救死裏求生的唯一最後的戰爭,我全國上下,無論男女老幼,官長士兵和全體民眾,抱定犧牲決心,同仇敵愾,抗戰到底”。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戰爭動員令!
結果,舉國上下一致熱血沸騰,據說很多國軍軍官寫什麼遺書之類,表示“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
直接導致大量的國軍在敵我優劣立判的情況下,做無謂的犧牲,有的全軍覆滅,有的軍官兵敗自殺,人數還不少呢!
個人讀到這段歷史,覺得蔣介石實在是古往今來最糟糕的軍事指揮官。按李洪志先生的說法,上面偏一點,下面就不知道偏到哪去了(大意)。
這是我們革命領袖一定要慎之又慎的。
作為軍事指揮官,怎麼能做這樣的戰爭動員令呢?什麼“抱定犧牲決心”?!“同仇敵愾,抗戰到底”是對的,“抱定犧牲決心”則萬萬不可,更不可搞什麼“不成功,便成仁”之類。
自古皆有“勝敗乃兵家常事”,民諺亦有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說法,而且,兩軍交仗,在戰略戰術上亦有“避實就虛”的策略。
抱定犧牲決心,直接導致的後果是,無數的國軍士兵和軍官做了無謂的犧牲,須知,國家培養一個合格的軍官和戰士是非常不容易的。
戰爭無疑是會流血犧牲的,但我們不是要“抱定犧牲決心”,相反,我們還要減少流血犧牲,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如果說有什麼決心的話,那我們需要抱定的是必勝的決心,要勇於戰鬥,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但無論如何,要用腦子戰鬥,在勝利無望的情況下,要懂得戰略退卻,不要死拼硬打……
……
今天,看了建民兄的帖子,覺得有必要把這個問題再次強調一下,我記得我以前談到過這個問題,在我的文章裏。
然後,又查看了建民兄的推文,發現如下一個帖子:
“吳建民 @sifan198964 12h12 hours ago
Replying to @sifan198964
看不懂這個推文的,請閉嘴。
1,民運28年來,中共從沒有拿民運當一根蔥,是不是事實?
2,我們民運要做的,怎樣自身強大到讓中共主動來找我們談國家的未來,因為任何談判都是流血和犧牲才能換來的,是不是行動?
3,污蔑我希望創造和中共談判,就是為了換取狗糧的人,你心裏才是這麼想的。”
看來,是建民兄跟人辯論時寫的帖子。
略思片刻,順手寫了如下的帖子:
“建民兄為政治異議人士解決生存危機的方法我相當讚賞,但這條推文我是不敢苟同。中共沒有任何資格來跟我們談國家的未來,只能接受人民的審判,但不排斥中共舊官僚站到人民的一邊跟我們共謀未來。要做戰士,不要做烈士,不怕流血犧牲,但不要做無謂的犧牲,既要敢於戰鬥,又要善於戰鬥……”
我們和中共的革命,沒有共和,只有勝負。下過棋的人都知道,任何的勝負遊戲都是有戰略、戰術和策略之類的問題的,民運從六四以來,更早從老魏魏京生先生開始,搞了幾十年,沒搞出什麼名堂,在我看來,是因為沒有正確的戰略、戰術和策略,沒有出色的領袖人物,這個問題我已經寫了不少的反思文章,歡迎參看!
我建議,不要再提什麼“民運”了,要提“革命”,民運應該是民主運動的縮寫,聽起來像是一個社會運動,而革命的意義太大了。
革命一詞,出自“《周易 革卦 彖傳》“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推翻中共,把中共顛倒的社會秩序、倫理和傳統重新顛倒過來,這不就是“革命”嗎?所謂“順乎天而應乎人”,此其時也,不“大矣哉”?!
“民運”二字,能概括得了中國面臨這一場偉大的變革嗎?
看過一個帖子,叫“民運已死,革命當立”,就用這個說法吧。
歡迎參看本律師之博訊博客“金光鴻文集”,裏面有我的全部關於中國革命的戰略、戰術和策略的思考和心得,以及未來中國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構想。
美國東部時間二零一七年九月二日上午10:24
此文于2017年09月07日做了修改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