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知熠哲学的核心: “存在”
郭知熠哲学的核心: “存在”
作者: 郭知熠
今天我们来讨论郭知熠哲学的核心。 什么是郭知熠哲学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郭知熠所引进的新概念:“存在”。
之所以我们将这个“存在”打引号,是因为郭知熠的“存在”是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存在不一样的。“存在”这个概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实它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
在郭知熠看来,仅仅凭这个概念,不要谈郭知熠的人生的目的论,痛苦理论,幸福理论,人的认识论,价值论等等,郭知熠就有足够的资格跻身于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之列。
哈哈。这个概念的发明权(或者发现权)属于郭知熠先生。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仅仅讨论了人的“存在”,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人生哲学。人有五种基本存在,我们在后面还要论及。
其实,世上万物都有其“存在”。什么是一个物体的存在呢? 一个物体的“存在”是指与这个物体相关联的东西,这些东西的组合规定了该物体。
这个定义只是一个初略的直觉的定义。是否合适,郭知熠今后再仔细斟酌之 (有时为了达到一致性,我们还需要做超出直觉的许多工作。郭知熠先直觉,然后再力求严格)。
我们先来举一些例子以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概念。
假如你在街道上看见一条狗。 什么是这条狗的“存在”呢? 当然,它的身体(形状,大小等等)是它的存在。我们通常就会在这里止步。
但一条狗不仅仅只有肉体的存在。这条狗的主人也是它的存在。古人早就说过:“打狗欺主”。所以,你对这条狗的态度还要取决于谁是它的主人。它的主人其实是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可见,古人早就有郭知熠的“存在”在心中,但没有提高到概念的意义上来(这个有点可惜,哈哈)。
假如有一辆轿车在你的面前, 它的外观当然是它的存在,它的性能也是它的存在。 甚至它的里程数也是它的存在,它的出厂年月也是它的存在。 它还有什么存在? 它的牌子也是它的存在,它的制造商也是它的存在。 这些存在规定了这辆车的质量,也是你判断是否喜欢它的标准。
数学里的物体是否可以讨论它的存在? 郭知熠原来是学数学的,自然会考虑这个问题。是的,数学中的物体也可以考虑它的存在。 譬如一个三角形, 它的边,它的三个角都是它的存在。
所有的物体,我们其实都可以讨论它的存在。 郭知熠曾经引进了一个全新的第四世界(相对于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群体的世界。 群体世界的物体也可以有它的存在。 譬如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它也有它的存在。 只要有时间,郭知熠将研究国家的存在,也许由此郭知熠对政治哲学的研究会有所贡献。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人生哲学。所以,我们必须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人的存在。人的存在与其它事物的存在有非常重要的区别,这个体现在诸多方面。
人自然有肉体存在,它是我们的外观。 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这个存在的一部分。譬如我们的肤色,甚至我们所穿的衣服。
人也有思维的存在,这是我们与其它动物的区别。 人的大脑(人的心灵)产生了人的思维。
传统哲学恐怕就在这里止步。 但郭知熠的哲学将继续,这就是郭知熠的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
人也有灵魂的存在(郭知熠巧妙地避免了证明人是有灵魂的这个无法证明的命题,请参考郭知熠的文章《我是如何证明“人是有灵魂的”?》)
人也有群体存在。 所谓群体存在,是因为人永远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他的群体存在。 特别地,他有家庭,他有国家,他有工作单位等等,这些都是他群体存在的内容。
最后,人有超存在。其实郭知熠比较懒, 他把那些不属于前四种存在的所有存在都称之为超存在。所以,超存在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存在。
譬如,一个人的财富是他的超存在,一个人的权势也是他的超存在,一个人的名声也是他的超存在。 这是三种非常重要的超存在。
还有人的智力,郭知熠有时把它看作超存在,有时看着是思维的存在。 我看都可以。
一个人的学历也是他的超存在。 这个容易辨别,但一个人的智力就不能马上测出。
由上可知,人的存在非常复杂。它有五种基本存在,但超存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存在,它包含有许许多多的存在。
我们再来讨论关于一个人的三方面的存在: 本相存在,自相存在以及它相存在。
当我看见你时,我并没有看见“你本身”(类似于“物自体”),而是“看见”了你的存在。 并且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你本身”就是你的存在。除了你的存在,你实质上什么都不是。
譬如,一个皇帝和一个乞丐在我心中引起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看见的是他们的存在。
甚至于当我看见你时,我所“看见”的并不是你真实的存在,而是你的存在在我眼中的反映。譬如说,你是一个富人,可是当我看见你时,你却穿上了打补丁的破衣衫, 我没法看见你的真实的存在,我所看见的只是你伪装了的存在。 所以,你的存在在我的眼中的反映是完全错误的。
所以, 对于任何一个人,我们有关于他的本相存在。也就是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人(包括他自己)的存在,这个存在就是他真实的存在。这个本相存在(真实的存在)其实是不可知的 (整体上不可知,但其中的某些部分是可知的,我们今后再讨论)。
除了他的本相存在以外,他自己对于他的存在有一个基本的脉络。 也就是说,他有本相存在在他心中的投影,这个投影我们称之为他的自相存在。
因为自相存在只是他的本相存在在他心中的投影,那么,这个投影就可能有歪曲。 譬如说,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并不强,他不能胜任这个工作。但在他自己的心中,他认为他的能力非常强, 他一定可以胜任这个工作。这就是自相存在歪曲了本相存在的例子。
自相存在是人生目的论的基础。因为人生目的论是“我”的目的。郭知熠以前说过,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2岁以下,或者是神智不清者)即使是人,也可能没有自相存在。他没有人生目的,只有本能。
自相存在只是对于人适用的。如果对于其它的物体, 因为它不能思维, 我们不认为它有自相存在(有些物体有近似于思维的东西,如国家,我们也可以讨论自相存在,这个方面我们今后再考察)。其它的物体只有本相存在以及它相存在。
它相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它相存在。它相存在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存在在别人眼里的样子。因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所以,这些它相存在也就大不相同。不仅这些它相存在互不相同,它相存在与本相存在或者自相存在也可能完全不同。
与此类似,每个人都有本相价值,自相价值以及它相价值。郭知熠的价值论研究如何确定一个人的价值以及这三相价值之间的关系。主体对其他人的价值评定完全依赖于主体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论与认识论密切相关。
写于2016年8月25日
(2016/08/25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