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以诺教授:宣教的「落实」2
(七)宗教、信仰
明末清初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传教士,多具先进的科学知识。及带来大量的西方书籍。他们带来的西方天文历法、地理知识、物理学、水利科学、望远镜、数学等对中国科学技术有重大的影响。39
新教来华,主要分为直接传福音的基要派和以推动社会服务及改革为间接传福音的传教士。
然而「五四运动」实受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而产生对基督教的排斥。
三.由「微观」转化「宏观」
始于「微观」层面的「宣教落实」,包括家族/家庭归主及个别信徒得救蒙恩,转化为「宏观」的正负面个案不少,如洪秀全、梁发、徐光启、孙中山等。其中贡献及影响最大的,首推孙中山,先是个人皈依基督信仰,终生主倡三民主义,投身推动革命,结束历史悠久的君主专制。国父伟迹,是始为「微观」而转为「宏观」宣教落实的典型个案。
结论
本文试从「微观」及「宏观」两个层面,探讨「宣教的落实」,庆贺新教来华二百周年作为纪念。
注释
1. 徐振保:《中外文化交流记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一九九六年),第一一八页。
2. 魏外扬:《中国教会的使徒行传:来华宣教士列传》(台北:宇宙光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3. 罗香林:《中国通史, 下册》(台北:正中书局,一九五四年),第三一七至三一八页。
4.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台北:联经,一九九三年),第二九三页。
5.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下册》,三版(台北:正中书局,一九五八年),第二○四至二○六页。
6. 柳诒征,第二○五页。
7. 张纬:「铁甲西来」,载自张亦工、夏岱岱编:《割掉辫子的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第一五七页。
8. 刘庆:「马上打不了天下了」,《割掉辫子的中国》,第一六九页。罗香林:《中国通史, 下册》,第一三三至一三四页。
9. 罗香林,第一五四页。
10. 罗香林,第二五一至二五二页。刘庆,第一六六至一六七页。
11. 张亦工:「议郎,议员,议会」,《割掉辫子的中国》,第一二○页。
12. 张亦工,同上,第一二一至一二二页。
13. 张亦工、夏岱岱编:《割掉辫子的中国》,图片十一页。
14. 罗香林,第一八七至一八八页。
15. 梁家麟:《福临中华》(香港:天道,一九九二年),第一二一页。
16. 温以诺:《破旧与立新》(加拿大:加拿大恩褔,一九九八年),第三页。
17. Kenneth Latourrette, Chin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 1964), p.2~5.
18. 肖川:「从科举到学堂」,《割掉辫子的中国》,第一七一页。
19. 肖川,第一七○页。
20. 肖川,第一七二页。
21. 同上。
22. 罗香林,第三二七至三二八页。
23. 魏外扬,《宣教事业与近代中国》(台北:宇宙光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第四十三至五十页。
24. 魏外扬,第一三四至一四一页。
25. 魏外扬:《宣教事业与近代中国》。
26. 温以诺,第二页。
27. 徐振保,第二○二页。
28. 同上。
29. 同上。
30. 徐振保,第二○三页。
31. 张亦工:「快快儿地慢慢走」,《割掉辫子的中国》第三十六页。
32. 罗香林,第三三○页。
33. 张亦工:「快快儿地慢慢走」,第三十八页。
34. 张亦工:「快快儿地慢慢走」,第三十九页。
35. 罗香林,第三三○至三三一页。
36. 张亦工:「快快儿地慢慢走」,第四十页。罗香林,第三三四页。
37. 张亦工:「快快儿地慢慢走」,第四十一至四十二页。
38. 同上。
39. 魏外扬:《宣教事业与近代中国》。
参考书目
1. 罗香林:《中国通史, 下册》。台北:正中书局,一九五四年。
2. 魏外扬:《宣教事业与近代中国》。台北:宇宙光出版社,一九七八年。
3. 魏外扬:《中国教会的使徒行传:来华宣教士列传》。台北:宇宙光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4. 徐振保:《中外文化交流记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一九九六年。
5.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下册》,三版。台北:正中书局,一九五八年。
6.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台北:联经,一九九三年。
7. 张亦工,夏岱岱编:《割掉辮子的中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8. 張亦工:「快快兒地慢慢走」,載於張亦工、夏岱岱編:《割掉辮子的中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第三十四至四十六頁。
9. 張亦工:「議郎,議員,議會」,《割掉辮子的中國》,第一一六至一二七頁。
10. 張緯:「鐵甲西來」,《割掉辮子的中國》,第一五五至一六○頁。
11. 劉慶:「馬上打不了天下了」,《割掉辮子的中國》,第一六一至一六七頁。
12. 肖川:「從科舉到學堂」,《割掉辮子的中國》,第一七五至一八一頁。
13. 梁家麟:《福臨中華》。香港:天道,一九九二年。
14. 溫以諾:《破舊與立新》。加拿大:加拿大恩褔,一九九八年。
15. 溫以諾:《中式神學綱要》。加拿大:加拿大恩褔,一九九九年。
16. Kenneth Latourrette, Chin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 1964.
《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十期,2007年十月。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2007年四月號,蒙華福中心准予轉載。)
此文于2016年05月04日做了修改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