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时代考古文献(一) Shen Jihong 声明:此文作者禁止复制,如需转载必须经得作者同意。 从哈尔逊看到远古文明有什么特色?
哈尔逊认为巴勒斯坦地的人民因为文化借着不同形式的不断交流,在有意无意之间,就成为了近东充满活力的人民。他们的建筑、陶器、炼铁矿的技术被其他邻国所学用,使这些国家进入了铁器时代,带来了商业、战术及日常生活大大的进步。
从公元前二千年开始,米所波大米及巴勒斯坦一带已有高度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文字写作,包括了当时的内政、个人或国家记录、国际事件。其他也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包括苏默及巴比伦的宗教史诗,也有古埃及帝国的医学文字,还有传记。这些文字通常会被刻在石碑或石柱上。
苏默人是将碑文刻在庙宇、皇宫,或其他建筑物的基石上面。但也有的碑文是被刻在祭坛上的。
古米所波大米人详细收集记录律法,最著名的是罕模拉比法典,这法典被刻在多块石碑上,以将其内容公布于大众。其法例内容的立法目的及针对的社会问题,反映了主前二千年时代的社会状况。
巴比伦及埃及的医学及科学文字,最低限度可以追溯至主前三千年。在埃及和希伯来的蒲草纸的文件中,内容有涉及医药和医学方面。
帝王名表在早期的米所波大米就已修订,特别是苏默的名表对于建立历史年表更具价值。在后来,以年鉴的方式记事在古近东一带普遍起来了。结果每个帝王任内若有任何大事纪录,不是被刻在碑文上,就是用其他相似而又合适的方法记录给后人看。
宗教史诗在米所波大米是很普遍的,他们提供了许多有关古代迷信的信仰及习俗的有关资料。
另外的文字还包括“棺文”和“咒诅文”。
外交的书信来往和各类的商业文件使我们知道主前三千至二千年的社会原来是那么进步。最后就是家庭族谱,在马里和努斯发现的族谱提供了许多 有关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的重要资料(例如认养的法则)。
(2016/03/01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