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碎影(之二) 交大碎影(之二)
恩師孙增光教授,字叔平,1903年1月出生,浙江绍兴人。60年代的二级教授。1992年4月病逝上海。
他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理学院算学系,1931年应安徽大学之聘担任该校数学系副教授;1934年再回母校中央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1937年随校西迁入川,1942年秋转到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授,
1950年秋孙教授应母校理学院长孙光远之邀第三次回到母校(此时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任教授。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1953年中大、交大、浙大的三个航空系组建华东航空学院,孙教授主动请调华航任数学教研组主任。1958年调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不久升为二级教授,基础部数学教研室主任,后来成立应用数学系,任系主任,並长期担任上海市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数学评审组副组长。
孙教授1934年出版了《高中代数》教科书,1937年与孙光远合著大学丛书《微积分学》,连年再版,长期被全国各大学选为数学、物理学系的教材,50年代他参加了天津大学等全国27所大学统编教材的编审工作;80年代在交通大学时,他主持编著了大学工程数学教材《线性代数》(高教出版社出版),审评了大学工程数学教材《计算数学》。
1988年孙老应母校之邀参加了东南大学更名典礼,会间遇见老同学严济慈、吕叔湘等。
孙教授学术造诣高深,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和蔼可亲、质朴无华,他常以"学必精,教必严,君子负责,做孺子牛"自勉。在其精心培育下,桃李中外。1992年在上海交大校长翁史烈主持的追悼会上,老同学严济慈、老同事苏步青和早年学生钱学森、李新民等都送来了花圈。
套用陳寅恪先生對清華國學門學子的雅謔“宣統皇帝同學少年”-因“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曾任“帝師”,在下竟忝為錢學森的“師弟”了,真是與有榮焉!
(2015/09/01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