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升级版》第六十二章
谢氏道德经
道者万物之凹:不善人之宝,善人之所不保。美言不可以市尊,美行不可以加人。人之所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能坐进于道。古之所以贵道者何?皆曰求以得,有罪可以免,故为天下贵;然而道,岂可道。
老子道德经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老子道德经》译文】
道无所不包,是万物的隐藏之所。善人固然以它为宝,不肯离开它,就连恶人也需要它的保护。善恶原没有一定的标准,普通人把道之理说出,便可换得尊位,把道之理做出,就可高过他人。恶人只要明白大道,悔过自新,道又怎么可能弃他们于不顾呢?可见得道的人,是最高不过的,即便得到世间的一切名位:或立为天子,封为三公,或厚币在前,驷马随后,还不如获得此道来得可贵。古人所以重视此道的原因是什么呢?还不是因道以立身,有求就能得到,有罪就能免除吗?所以说,道才是天下最贵重的。
(2014/08/23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