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復仇
元來如此:偉大的復仇-曾建元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00:05] 19/06/2014
五月二十八日上臺北六張犁芳蘭山祭奠黃榮燦的洪維健、李坤龍、邱榮舉和我,都是因為國家和家族命運的連繫,而在冥冥中被牽引著一起在今天上山。
洪維健的父親洪世鼎、母親朱瑜都是臺灣省政府職員,因參加省政府社會處主辦的實用心理學講習班,受講師于非(朱芳春)牽連而入獄,于非、蕭明華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社會部長李克農親自挑選來臺的地下工作人員,洪世鼎和朱瑜被國民黨政府認為加入了中共社會部臺灣工作站。朱瑜在獄中生育洪維健,蕭明華則活生生在獄中從她身邊被軍人拖出去槍斃。
李坤龍的父親李日富是延平學院的二二八起義參與學生,因參與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雲林縣虎尾地區工作委員會莿桐支部,而在雲林縣立臺西國民學校教員任上被國民黨政府槍決,死時與同志郭慶、梁九木合唱日本海軍軍歌〈海行兮〉慷慨就義,與黃榮燦同樣被丟棄於六張犁亂葬崗。
邱榮舉的父親邱慶麟為內壢國校教員,在國民黨政府整肅地下黨省工委桃園地區工作委員會中壢支部的行動中無辜被誤捕,雖經釋回,國民黨政府非但不道歉,還監視了他一輩子。
家父曾群芳則參與過二二八起義和地下黨學生工作委員會臺大法學院支部、臺北市工委會街頭支部、產業支部和新竹地區工委會竹南支部等組織工作。他的大哥曾培芳是臺灣省政府農林廳長徐慶鍾的祕書,因其利用黨政關係奔走,有林頂立、蔡章麟等人協助,才倖免於難,得以自新。但他的大學同學和同志死難無數。
李坤龍在山上告訴我,他查出黃榮燦所涉〈中共中央政治局華南分局潛臺組織吳乃光案〉的同案被告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教員郭遠之的告密者叫王執中。最早〈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鼓勵告密,告密者可以從被告充公沒收的財產中取得百分之三十作為檢舉獎金,特務則可以朋分被告百分之三十五的財產,在那個臺灣兵馬倥傯的貧困年代裡,匪諜成為肥羊。
二十九日上午,我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策劃的《從二二八到鄉土情――二二八前後訪臺大陸木刻家的臺灣印象》展覽上應策展人洪維健的邀請出席致詞。這次展覽首次展出黃榮燦在臺灣的第一件木刻作品《臺灣農民作家楊逵之家》。當年的東南軍政長官兼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就是在現在的總統府裡宣布臺灣省戒嚴,把針對國共內戰發表〈和平宣言〉的楊逵關進了黑牢。這回,楊逵的外曾孫魏揚參與了抗議國共兩黨簽訂〈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黑箱作業的三月太陽花學生運動,並且跟隨著群眾攻進了行政院。
我在致詞時,臺下坐的是姚嘉文、阮美姝、廖繼斌等前輩。我說,「謝謝這些中國前輩木刻藝術家當年的東南軍政長官兼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就是在現在的總統府裡宣布臺灣省戒嚴,把針對國共內戰發表〈和平宣言〉的楊逵關進了黑牢。他們用堅毅的雕刻刀和柔軟的愛心,為昔日的臺灣留下了這許多的社會寫實圖像,而成為我們共同的歷史記憶」。這些懷抱著創作自由信念、社會正義感和對於臺灣人民的真誠關心的藝術家們,卻是死的死、逃的逃,臺灣竟成為他們的傷心地。
臺灣光復以來,臺灣島上政治鬥爭的主題,始終都是人民與黨國、反殖民與內部殖民、自由與專制,統一和獨立其實都是人民自決尋求最終解放的政治方案選項而已。我想著,這展場中的許多人,不論政治或藝術立場是什麼,我們能夠齊聚一堂,共同的心情,不正就是等待有朝一日要對黨國展開復仇嗎?而今天,不就是我們復仇行動另一次的勝利嗎?
(2014/07/09 发表)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