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僑辦海外統戰的三大工程
作者 蒙特利爾特約記者 潘衛
在本月結束的兩會上,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表示,中國將在全球60個華僑華人超過10萬的中心城市扶助建設華人的福利機構 “華助中心”,以“惠僑舉措,搭起關愛幫扶、文化交流、諮詢服務等平台”。這是僑辦繼“世界華文媒體論壇”和“世界華商大會”之後的又一大動作,可被視為 習近平的中國夢延伸至國際社會的一種嘗試。儘管目前尚不清楚“華助中心”將如何佈局、預算規模、管理模式、實施日程及未來是否擴張等,但以國家行為介入到 其他國家公民或居民的社區生活中,北京的舉動勢必引起關注。
今年1月,中國僑辦主任會議首次傳出北京欲在國際中心城市設立華人福利機構的消息,國務院僑辦在其網站中稱儘管“目前有很多國家已經擁有類似機構, 承擔相似的作用。例如新加坡華社自助理事會(華助會),在2012年就擁有了11個服務中心,為學生、工人和家庭三個對象提供服務”,北京還是決定插足, 正如中新社引述裘援平所說的“有的,我們就支持它;沒有的,我們就推動當地的僑團僑社去支持、鼓勵、建立它。”
兩會期間,裘援平在回答記者問時重提建立“華助中心”的概念,稱儘管名稱尚未確定,但其基本功能是為僑胞提供包括突發事件的處置等服務,為其解決實際困難,她還表示一直很關心部分低收入華僑華人在海外的生活。
多年來為難以改善華人社區在國際社會的糟糕形象而頭疼不已的北京政府,把今年僑務工作的重點定為“和諧”,宣佈2014年為“和諧僑社建設年”,強 調改善海外華人的生存環境和加強僑社建設,並把支持專門從事為海外華人服務的社會福利、公益慈善、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工作機構列為重點,加大對海外基層 華人的服務力度。北京希望“華助中心”能幫助它達到多重效果,除裘援平所說的海外華人能“樹立中國人和中國在海外的良好形象”外,還指望這一舉措能進一步 拉攏華人,讓他們和北京一道共築中國夢。
據目前的信息分析,北京有可能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多倫多和蒙特利爾這三座華人人數超過10萬的城市設立三所“華助中心”,但如何處理與原有的溫哥華中僑互助會、多倫多華咨處和蒙特利爾華人服務中心的關係,是“支持”這些原有機構或是另起爐灶,值得觀察。
裘援平掛帥的中國僑辦在統戰海外華人這一工程上還有兩大項目,一是“世界華文媒體論壇”,2001年僑辦屬下的中國新聞社在南京召集“首屆論壇” 時,只有130多家海外華文媒體的代表與會,這每兩年一度的論壇到了2013年的第七屆,激增到450個海外華文媒體派出了代表,其效果正如中國問題專家 何清漣在《世界華文媒體的政治版圖》一文中所說:這些回到國內的參會者均“為海外華文傳媒這一世界傳媒中的‘弱勢群體’在華文的故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而 歡欣鼓舞”,感動到開始想自己“能為這片廣袤的故土做些什麼?”“爭寵”的華文媒體“為了得到來自中國大陸的資源支持,自然只會對北京政府這類提供資源者 的要求予取予求,哪裡還敢提什麼媒體的獨立性與媒體人的職業道德?”
2013年,有22年歷史的《世界華商大會》又被北京轉到了僑辦名下。當新加坡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總商會及泰國中華總商會在1991年創立華商大 會時,因血腥鎮壓學生運動而被國際孤立的北京派出了人大副委員長榮毅仁以中信董事長的身份打開僵局,兩年後榮毅仁榮升為國家副主席,之後無論華商大會在哪 個國家召開,北京都會派出國家領導人與會。至今為止中國主辦過兩屆華商大會,01年在南京舉辦時,主辦方還是民間商會性質的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到 2013年9月成都舉行“世界華商大會”時,有來自104個國家和地區的3千華商與會,但主辦方已經變成了5年前成立的國務院僑辦屬下的中國僑商投資企業 協會,這一變化使世界華商大會的統戰性質不言自明。
轉自法國國際電台, 2014-3-30日
(2014/03/29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