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寬譯室》感言 声明:此文作者禁止复制,如需转载必须经得作者同意。 我在《博訊》《歷史資料》專區的《平寬譯室》,最近點擊數突破了三百萬大關,趁這個時候作一點感想。
我在《博訊》總共有兩個欄目﹕《平寬譯室》和《點滴人生》,都是在2009年開的。其中《平寬譯室》先開,《點滴人生》後開,中間相隔約五個月的時間。我當時仍然做著有報酬的翻譯工作,只是利用餘下的時間照顧這兩個專欄,因此產品不多。
顧名思義,《平寬譯室》收集我的翻譯稿件。我起初的計劃是,凡自己有興趣的文章或評論,都選一些加以翻譯發表,不論內容性質。我的第一篇譯文是﹕《全球經濟,各自修行》屬於時事評論性質。稍後則有﹕《奧巴馬一百天》、《机場保安 寸步難行》等,都是時事評論。但由於我同時也擇要翻譯毛澤東首席翻譯冀朝鑄的回憶錄,例如《初會毛澤東》、《大躍進与毛周關系》、《文革序幕》等,《博訊》編者便把《平寬譯室》撥入《歷史資料》專區內。這好像給了我一個指引,我於是以後的翻譯便集中在歷史方面,特別是中國現代史方面,並以書籍為主。
我先後在《平寬譯室》全譯或部份翻譯的書,包括《冀朝鑄回憶錄》(原題﹕《在毛澤東右邊的人》)、《最后的女皇 -- 宋美齡傳 》、《羅素﹕中國問題》和《我在中國的歲月》。前二書為部份翻譯,後二書則全譯。《我在中國的歲月》仍在翻譯中,但估計很快便譯完了。前兩書之所以沒有全譯,有特別原因。以《冀》書而論,這本來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書,因為作者是毛澤東的翻譯,經常在毛的旁邊。但是後來,特別是譯到涉及冀與其他人的關係時,他總是怪責別人。我便覺得不是味兒,好像涉入了他的人事糾紛,而我是站在他一方似的。所以,我中途停了這書的翻譯。
至於《宋美齡》一書,這是新近出版的書(2009年出版),卷帙浩繁,內文近七百頁。我初時想像,這書出版社應該沒有興趣出版,因成本高,難以收回成本。於是便開始翻譯。可是翻譯了接近七成時,該書由台灣遠流出版社出版了,坊間有售。我比較了對方的翻譯,水準還可接受,我沒有理由繼續再翻下去,但當然也沒有理由立即停筆,於是我敬告讀者,於翻到蔣介石敗走台灣後收筆。計翻了兩年半,成三十多萬字。
我的另一個專欄﹕《點滴人生》,則原定是個人的回憶錄和人生觀察。我這人因為人生觀和性格問題,並不亟於追求什麼,因此沒有什麼成就。寫這個專欄,旨在檢討自己的一生,作些分析和觀察,如果讀者中的年輕朋友能夠從中吸取一些教訓,那便達到我的目的。這專欄近來擴大了範圍,不止是個人的回憶和人生的觀察,還包括了時事和政治評論,這因為有些事不能已於言。讀者朋友可能覺得有些文章不切《點滴人生》之題,敬請原諒。
最後談談點擊數字。以這一刻來說,《平寬譯室》的點擊數是3,018,062。這數字我不知有多準確,因為《博訊》有這個公告﹕「自博訊博客在2011年6月置于防DDoS攻擊后,博客點擊數無法統計,因為讀者看到的只是鏡像的內容。估計訪問點擊比實際的要少10倍以上。」我不知「鏡像」是什麼意思。但如果《博訊》所說的是屬實的話,則《平寬譯室》的點擊是三千萬以上了。這當然不能單靠海外,大陸必然也有相當數量的讀者,方能臻此。再看個別文章的點擊數,則並不穩定。我這幾本書,都是連載,照道理點讀人數每篇都應該相對穩定,但是以顯示出來的點擊數而論,篇與篇之間往往相差數百點擊,亦即有百分之十至十五的相差。這似乎不合理。不過,我譯和寫這兩個專欄,並不在乎讀者人數,人多固然好,人少也沒有所謂。
最後,謝謝《博訊》提供這個言論自由的平臺給我。
(2014/01/02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