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安岭上一片飘来的落叶/丁朗父
克一河图纪之西山老房子
西山的老房子,是那种用一排木头立在地上,里外用泥糊上,屋顶用木板上钉油毡。屋里一般有一口用人工压水的“洋井”——这样冬天就不会上冻了。屋外一般会有种菜的小块土地,再围之以一人高的“绊子”(劈柴)墙。那时看一家人会不会过日子,就看你家的“绊子”能烧几年。
这是保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那种克一河的房子。
现在这些老房子已经没什么人住了,原先住在这里的、现在还没有离开克一河的人们,勤快点的,把这里当作菜园子,有时过来看看。
叔父一大家子原来都住在这里。
我来逃荒时,先投奔这里。
父亲在离开秀水河子,上访要求落实政策之前,当过几个月盲流,也在这些老房子中的一间住过一段时间。当时的政治气氛,已经允许一个“反革命宁分子”离开秀水河子了,该是他心情见好的一段时光,应当是1978年前后。已故人士曾经住过的房子为“故居”,所以这里也就算是他“故居”吧。
对人介绍其我的父亲有点费劲。说他是个反革命人士,怕他不高兴,他一向自认为是革命的;若说他是革命人士,恐怕他自己在坟墓里也要笑起来。丁皎先生,我的父亲,1960年他就要到缅甸去搞世界革命,是后来的知青缅共的大哥;1978年他就到北京上访,是现在我的许多访民朋友们的前辈——说来真还算个人物呢。如果让我在秀水河子和这里选一处算作他的“故居”,我就替他选这里吧。叶落归根,尽管是一片飘落他乡的落叶。
那所房子已经卖了。
他的坟离这儿也不远。




(2013/09/04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