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逃離和平?
作者: 鄭會 ( Trịnh Hội )
寄自馬尼拉
2013年5月1日
紀念越南共和國崩解38週年,本文是為( 亞洲 )《 亞洲時報 》( Asia Times )、( 美國 )《 今日美國 》( USA Today )和( 澳洲 )《 紀元 》( The Age )所撰寫的越文版。
圖一、鄭會(右)律師在VOICE 工作,協助菲律賓的越南難民。
本人屬戰後長大的一代, 與戰爭的勝敗毫無關聯,很久以來我也有兩個問題留存腦間。
第一:請問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若西貢真的解放了, 為何有逾一百萬人要放棄祖國而出走呢 ?
第二: 請問1975年前那些反戰人士:若那時你們的鬥爭真的為了越南民族
獲取自主自強,那麼,四十年來至今,為何越南人完全沒有自由言論,沒有自由媒體,沒有自由選舉權,那些反戰人士去了哪裡,為何您們不發聲呢 ?
我提出了問題, 但沒有答案。 若您有的話,請通過電郵告訴我。
兩個越南的形象
2013年4月30日是西貢失守38週年紀念日,也是南越被北越共產黨消滅之日, 或人們常稱它為越戰結束日。
若沒有這一天, 我相信在您居住的地方也沒有這般多越南的商店、餐館等;若沒有這一天, 我肯定也沒有今天我在這裡和您們說出已發生之事。
我在外國生活了二十載後,於2007年決定返回越南, 我常遇到人們問我:1975年後我在越南的生活狀況和38年後越南的現況。
令我愕然的是,當我反問他們 您所知道的情況又是如何之時, 通常都會出現兩個版本的越南。
圖二、Angelina Jolie和Brad Pitt還收養了一個越南孩子,給他取名為 “ Pax ” --- 和平之意。
第一個版本:越南充斥令人驚駭的故事, 一個被美國人以戰爭破壞不堪的國家形象。
第二個版本: 越南是遠東一個經濟正在躍進的小虎,是 追求 “ 時尚 ” 、朝氣蓬勃的年青人匯集處。
布帕-皮特 ( Brad Pitt ) 和安佐莉娜-周莉 ( Angelina Jolie 。兩人為美國著名影星。譯者註 ) 曾多次來去越南。 不久前, 他們還收養了一個越南孩子,給他取名為 “ Pax ” --- 和平之意。
從澳洲、歐洲和美國各地旅行團的旅客,拿著 “ 寂寞地球 ”( Lonely Planet )導遊冊,走遍從河內至胡志明市( 西貢的新名字 )等越南各地尋幽探勝,讚歎越南的文化和美景。
他們親眼所看到的是現在各樣各事都呈現一片清平安適的景象,民眾也似乎很幸福, 對前景也充滿樂觀。
至少在外表上是如此。 但我告訴他們,事實並非如此。
也許您們已知道, 正如所有因命運需要改變,離開祖國的兩百萬名越南難民一樣,我的家庭來到了澳洲。
然而,我們是越南歷史上第一批決定離開祖先之地的越南人。
即使在千年前與北方鄰邦中國發生過多次的戰爭,即使歷經了一百年法國殖民者的統治,為爭取獨立而與他們戰鬥, 也即使在二次大戰中日本人造成令人恐懼的飢荒災難,繼之是漫長的越南戰爭至1975年, 越南人也常與自己呱呱墮地的泥土系結一起,接受和忍受一切,仍然選擇越南是自己的故土。
不管是何種的浴血鬥爭,不管是何種的損失和傷害。
但是。 第一次在歷史上和在戰爭停止後不久, 人們開始離開。
首先是幾個人, 跟著十幾個、 幾百、幾千人。他們乘船或走陸路離開。 不管海上的任何風險和在海岸的那邊所等待他們的是什麼。
據預計, 大約有10%至30%的船民永遠都不可以踏足上岸邊。從1975年至1997年期間,當洶湧的難民潮平靜下來後,已經有大約一百萬越南船民踏足上周邊的沿海國家。
逃離和平
圖三、越南船民抵馬來西亞海邊。
這事令我們不禁要問: 為何他們又要逃離和平呢 ?
答案很簡單。 那是在戰爭結束與和平來臨後, 真相和公義從未來到我的國家。 聯合國關於自由集會和創會的特別專員麥納-基艾( Maina Kiai )先生曾說那種情況是 “ 和平的昏迷 ” ( peace coma )。
以和平之名, 我們故意忽視了在現今世界上最壓迫人的制度,其中包括越南的共產制度中那些明目張膽違反個人權利的事件。
雖然從1990年起, 越南共產黨領導人曾實行經濟改革,但在整整的38年之久後,這個國家的社會和政治制度仍未有任何的改變。
至今為止, 一切的土地仍然歸屬國家所有和上百名持異見人士仍然遭受拘捕、監禁,只因為他們敢於挑戰越南共產黨的專制統治。
事實上,在越南,臉書 ( facebook ) 被禁止使用, 沒有一個獨立的媒體允許活動, 反對聲音的示威者被嚴禁和維權人士經常被騷擾和恐嚇。
最終,一些異見人士需要逃離越南,在外國申請政治避難。 在國內的人就有可能被判刑16年坐牢如陳黃輝識( Trần Huỳnh Duy Thức )先生,只因他支持人權的活動。
因此, 十分清晰的事實表明,越南仍然在製造難民,和在我的故鄉上,從未有真正的和平與公義。
嶺南遺民譯
2013年5月2日
資料來源:BBC 英國廣播電台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的意見和立場。鄭會先生系一位澳洲律師,現為VOICE做保護人權的工作。
VOICE系英文縮寫,即 Vietnamese Overseas Initiative for Conscience Empowerment, 海外越南人意識活力創立會。該會是非牟利非政府組織,為越南難民提供教育、法律援助和協助難民移居外國等服務。主要活動在菲律賓馬尼拉。
(2013/05/02 发表)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