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谷的越南佛祠(圖輯)
在泰國首都曼谷有一座由越南人建於十八世紀的安南尼開(Annam Nikai)派的佛教廟祠:慶雲祠(Chùa Khánh Vân),泰語為烏拜拉-邦隆(Wat Upairachbamrung)。

1、位於曼谷的叁潘他旺區查羅隆街864號(864 Charoekrung, Samphanthawong)的慶雲祠祠碑記載:本祠由十八世紀避難於泰國的越南人所建立。

2、祠院內也設立泰文祠名:̀ Wat Upairachbamrung或̀ Wat Uphai Rat Bamrung。 從外貌觀看,這祠廟與東南亞所有華人的廟宇並無二樣。

3、一些西方人曾為此祠作介紹寫道: 祠廟屬大乘(Theravada)佛教,內供奉各觀音像;廟祠建築與泰人的小乘派(Theravada)有所不同。

4、祠宇的僧侶,不管是泰人或華裔,皆按隨越南“安南尼開”教派的規例。廟祠主持玉堂-叁容(Yukjthorn Seingjong)和尚的越南法名為釋明恩(Thích Minh Ân)。僧侶們是以越語誦經,雖不懂越語,但他們以記音的方式念讀。

5、 廟祠內各種擺設都帶有中華文化的色彩,皆因歷年來,不少華人來此祠削髮為僧或拜奉佛像。

6、今天,越南人也開始關注這座祠廟。 一位原是來自西貢、名喚潤恩(Nhuận Ân)的法師對BBC 記者解說越南佛教在泰國的歷史。據這位法師所述, 除慶雲祠之外, 在曼谷唐人街內還有幾座由越南人建立的祠廟如會慶祠(chùa Hội Khánh)。

7、 釋迦牟尼蓮座像。

8、祠內閣樓上設立一個小展覽室,記述十八世紀阮朝阮福映(Nguyễn Phúc Ánh)王避難逃抵暹羅(1787年至1790年)的事跡。跟隨阮王逃難的人後來設立此祠。

9、祠裡還保存釋普賽(Thích Phổ Sái ,即隆瑪秋拉-薩庫 Rueng Mathura Sakul,1890年-1958年)的俗身。祠廟和各位法師主持還得到歷代泰皇如拉瑪四代(Rama IV)、拉瑪五代(Rama V)和當代泰皇普米浦(Bhumiphol)的多次敕封。

10、 祠內保持與泰人迥異不同的越南形象和髮飾的人像。

11、 祠院的銅鐘和各神龕的設備等都是來自越南。
嶺南遺民
2013年3月12日
資料來源:BBC 英國廣播電台
此文于2013年03月12日做了修改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