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焕(树藩)先生子侄/丁朗父
鸣谢:友人转来梁小进先生大作。非常感谢!陈炳焕(树藩)先生是我的曾外祖父,其次子陈嘉任是我的外祖父,其“满女”陈崇庸是我母亲。49年之后,母亲、大舅和外婆留在大陆,作为国民党人家眷甚受政治牵连。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长辈很少谈及家事,避之唯恐不及。梁先生此文搜罗详切,评价客观。作为陈氏后人,十分感谢梁先生的工作。丁朗父敬启
(这是梁先生原文附文,感谢!)
陈嘉祐,陳炳煥(树藩)长子,早年就读于保定陆军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末湖南新军将领,曾跟随黄兴参加武昌起义,并由孙中山任命为北伐军湘军第一路军司令,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师长兼第二军官学校校长。他常邀请毛泽东、陈延年来第二军校讲演。后任改组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中将军长。长期担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候补检查委员。1937年在香港病逝。
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北伐时期与陈嘉祐在国民党中央同事,两人同为代表湖南的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49年后,程潜去北京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问程陈嘉祐有没有后代,听说还有,“拜托”程潜给予关照。
陈嘉任,1889-1958。陈炳焕次子。曾任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委员兼组织部长、湖南省民政厅厅长、代理省长(代理程潜。)长沙明德学堂肄业,奉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同盟会员。与黄一欧一起往返日本东京和两湖之间开展秘密革命活动。1911年夏天,同盟会派黄一欧、陈嘉任、陈嘉立、刘大辉、刘况等一批同志回湖南工作。他们从东京回到长沙,集体住在明德学堂。与在长的同盟会员唐蟒等联系,以成立“野球队” 为名开展革命活动。后有人向官方告密,即发出通缉令。唐蟒和黄一欧为重点通缉对象,其他同盟会员也都在通缉之列。情况很紧急。陈嘉任找到父亲陈炳焕寻求帮助。陈炳焕以谘议局副议长的名义立即出面维护,黄一欧等才避开了抓捕,匆忙逃离长沙,返回东京。后一直跟随嘉祐兄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护法的活动及抗击北洋军阀的诸次战役。后又随嘉祐兄从事反蒋工作。抗战时期曾任湘阴县县长。为官清廉,业绩颇多。1958年因病在台湾逝世。
陈嘉灿,陳炳煥(树藩)的三子,留学日本时攻读法律专业。回国后,曾任长沙榷运局局长。跟随孙中山参加北伐、积极宣传“三民主义”。蒋介石清党时,他以兄长陈嘉祐的名义营救革命人士。抗日战争期间,组织同学会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任永兴税捐处长,尽全力搞好税收,支援抗日军需需要。
抗战胜利后,因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回到长沙北乡。1949年参加长沙和平起义。解放后为民革成员、湖南省政府参事。
陈嘉俊,陳炳煥(树藩)的四子,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九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分会上校总务科长和沅江县县长。抗战胜利后,曾任长春市政府建设局局长、上海善后渔业管理处专员等职。
陈嘉应,陳炳煥(树藩)的五子。”九.一八”事变以后,就读于明德中学高三年级的陈嘉应,说服三十岁就守寡的母亲,毅然报名投考了浙江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决心以身报效国家。从航校毕业后,留任空军教官。在1935年向日寇示威的京、杭、镇防空大演习中,因天气突变,飞机迫降时误撞钱塘江岸失事而牺牲,葬笕桥空军烈士墓,后迁南京中山陵。
陈嘉实,陳炳煥(树藩)的六子,留学美国,铁道部高级工程师,成渝铁路等工程的设计者。
陈嘉会,陳炳煥(树藩)的大侄子,1894年入两湖书院,受张之洞的器重。1905年留学日本,同盟会会员,曾任黄兴先生的秘书、船山学社董事长等职。
(2013/03/27 发表)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