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怕的尼克松遺產
作者: 肯-尤斯 ( Ken Hughes )
寄自美國維珍尼亞大學
2013-1-25日

1969年尼克松總統抵西貢。阮文紹(右一)在總統府前致詞。
1973年1月27日稱為 “ 為越南停止戰爭,重建和平的協議 ”可並沒像它所稱的為越南帶來和平。
越南共和國總統阮文紹曾聆聽過理查-尼克松總統關於協議條款的建議。河內將釋放美國戰俘和容許南越通過自由選舉的方式選出政府。 但是,協議卻把選舉過程交由一個委員會經手包辦,此只能當曾多年來互相攻打的共產黨和非共產雙方達成共識才可實行。更為惡劣的是, 尼克松將容許北越軍隊佔領和控制南方的大部分地區,而還繼續將剩下的美軍全部撤走。 “ 遲或早, 政府將要崩潰。” 阮文紹總統如是說。
國家安全顧問亨利-基辛格於1972年10月6日對( 美國 )總統複述說: “ 我也認為阮文紹說得對 : 我們所提出的各個條件也將滅( destroy )了他 。”
基辛格令人難堪的說話可在極為確實和內容最豐富的總統檔案 --- 尼克松秘密錄音系統裡找到。這些資料由各種錄音機和電話錄音系統所記載從1971年2月16日至1973年7月12日期間每時每刻都錄下白宮椭形辦公室與連接各室的各類活動的秘密錄音。
我花費了逾十年的時間在維珍尼亞大學米勒中心( Miller Centr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研究這些錄音,可是,由尼克松自我創造在公眾的形象與實際的其人在秘密錄音的談話內容卻恰恰相反,令我感到驚訝。
年青一代所聽到的是說尼克松曾保證通過越南化戰爭和磋商的手段,美國將 “ 從榮譽中帶來和平 ”。 他說越南化戰爭將幫助南越自衛而不再需要美軍。但他知道此是不可行的。“ 可能南越將不再存在的了。” 總統卻在錄音中說道。
就是在此認識後的第一天, 他對軍人、外交和情報人士發問:何時南越才可以獨自的與共產黨對抗。一致的回答是: 永遠不會。 尼克松必須作出嚴酷的選擇:繼續派遣美國人戰鬥和死亡,抑或是撤軍而明瞭到:沒有他們,西貢將會崩潰。這兩個選擇均不能貼上有如他所說的 “ 從榮譽中帶來和平 ” 的標籤。

1971年7月,周恩來和基辛格在北京的一次會晤。
謊言
因此他說謊。 為了使越南化戰爭看起來似乎很成功,他定下在四年內完成撤軍的時間表,逐漸的從1969年1月的五十萬美軍減至為1972年投票選舉日時不足的五萬人。 在那四年裡, 他在電視熒幕上多次發表演說,宣布各次撤軍的內容,而且每次他都說越南化戰爭正發揮其效果。
在撤軍戰略中的磋商亦正如他所說的越南化戰爭一樣的是謊言。 “ 我們想有一個安全的距離 ”。 1971年7月在秘密訪華的記錄上,基辛格在其筆記本上匆忙記下了此句。
幾十年來,基辛格否認( 曾對北京 )作出 “ 安全距離 ” 的承諾。 “ 安全距離 ” 就是意圖把尼克松的撤軍和西貢的崩潰分為一、兩年裡 “ 完成 ”。
但是,他的否認不能再持續下去,因為他的錄音和由助手們記載下他與外國領導人談話的記錄被公開。
在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的首次見面時,基辛格在重覆尼克松的要求中,並不見提及和平。 尼克松要求交還美國戰俘,完全的撤軍和在 “ 約18個月 ” 後停火。 之後,若共產黨推翻南越政府,“ 我們將不干預。”
蘇聯也曾獲得同樣的保證。 在1972年莫斯科的一次與尼克松的秘密峰會上勃列日涅夫說 : “ 基辛格博士對我說如果達成越南和平的協議,閣下將任由越南人想做甚麽都行, 但只可在大約18個月之後。 如果此事實際上發生了,和如果越南人知曉了此,他們也將會是理解的。”
“ 安全距離 ” 是為一項重要的政治目標服務而定下的。 若西貢在尼克松的最後撤軍計劃後立即崩潰, 那就說明他失敗了。 “ 關於對內的方面, 長遠來計, 它對我們毫無幫忙,因為我們的對手將會說那些事是我們早在三年前就應該要做的。” 基辛格說道。
政治支配著總統在各個軍事上的決定。 在上任的第一個年頭裡, 共和國委員會曾秘密試探民眾對停止戰爭該採取哪個方式而獲得最多的支持。66%的民意支持對北越轟炸和包圍封鎖可促使河內接受在南越實行自由選舉。
這些被詢問者說支持六個月的轟炸和封鎖。 1978年5月8日, 在投票日的六個月之前, 尼克松總統在電視上說將對北越各港口實行轟炸和埋雷封港。
可是到了八月, 中央情報局預計河內每日仍然可將三千噸軍戰物運入南越。 由此,雖然轟炸是失敗的戰略, 但對尼克松來說,它又是最有意義的成功行動。
但北越在投票日之前不久就接受尼克松的條件,似乎尼克松的軍事部署便可迫使敵方倒下。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河內所接受的協議也便是西貢所拒絕的理由。 雙方皆同樣的認識到這個協議將導致共產黨控制南越,正如尼克松和基辛格也所意識的那樣。
錯誤的神話

1975年4月30日,北越解放軍進入獨立宮(即總統府)。
美國人不知道自己的總統曾所做的是甚麽。 那些曾保密的錄音帶記下了總統先生、基辛格與共產黨領導人的各個秘密談話。 在總統選舉投票當天,尼克松獲取60.7%的選票, 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共和黨議員的票數都高。 後來, 尼克松指控美國國會製造失敗,把本應即將到手上的勝利溜走。 他指責國會減少對西貢的援助。 不錯,各議員們只同意提供給南越的援助少於尼克松和福特總統所要求的數量。 可是,就算援助再提高兩、三倍, 根據尼克松所妥協的條件, 西貢仍是將會倒台的。
至今,尼克松真正的戰略仍然似乎未曾公開讓公眾知道, 儘管多年來諸多學者也為這個話題落墨不少。澤菲-金寶(Jeffrey Kimball)曾出版了兩本價值巨大的著作:《 尼克松的越戰 》( Nixon’s Vietnam War )和《 越戰檔案 》( The Vietnam War Files ),他採用已解密的資料去解釋尼克松製造的 “ 安全距離 ” 的後果如何。 朱利恩-澤利佐( Julian Zelizer )在其《 民主軍械庫 》( Arsenal of Democracy ) 的書中亦描述了尼克松如何將撤軍和1972年的選舉牽連起來。
可是,尼克松的神話在背後被深受刺傷,可它仍然生存。 當各個政客和學者們在爭論如何和何時能夠擺脫阿富汗危機 ( 也如之前的伊拉克 )之時, 他們錯誤的引用了尼克松在歷史上的 “ 成功 ” --- 訓練南越能夠自衛和為解決分歧而所作出通過自由選舉的妥協 --- 尼克松在這兩項上亦都從未所做得到的事。
紀念巴黎 “ 和平 ” 協議四十週年, 同時在這個月裡,也是尼克松一百週年誕辰的日子。如今也正好是我們為擺脫頭腦上和政治上的束縛,放棄最可怕的尼克松遺產之際。
嶺南遺民譯
2013年1月27日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的觀點和立場。作者自2000年起在維珍利亞大學米勒中心總統錄音研究所工作。
資料來源: BBC 國際廣播電台
此文于2013年01月27日做了修改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