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邊 (上) 声明:此文作者禁止复制,如需转载必须经得作者同意。 我在美國居住了差不多二十年之後,最後回到香港來了。回來的原因,是我的子女都回來了。他們在這裡找到理想的工作,並都結了婚,成家立室了。他們都是美籍,但我相信他們短期不會回美國了。至於退休之後會不會去,因為是很長遠的事,現在也回答不來。我最近曾經返回故鄉中山一次,參加一個表親的娶媳婦宴。回時有一個感想,便是我真正的故鄉是香港。香港是我出生、成長、受教育和覓食之地,亦很可能是我歸老之處。我父親的家鄉,除了有一些叔伯兄弟和表親之外,和我根本再沒有什麼關係了。而即使這些親人,也極少聯繫和往來。我現在在香港居住的地方,十分接近我兒時生活的地方,只需半個小時的地鐵車程,便可到達。這可說是真正的「回鄉」。我每隔一兩個星期,便到那裡吃個中午飯,飯後便到處走走看看,回憶從前的情況。我的「家鄉」其實是一條街。這條街我從三、四歲一直到二十歲才離開,即從日本戰敗香港復原至中學畢業,而離開之後我也不時回去,因為我的父母居住在那裡。
這條街現在變成了著名的食街。其中一個賣魚蛋麵的鋪子,我每次經過時都見到門口大排長龍,不禁好笑。這我在小時因為便宜經常吃的小食,原來這樣好味。這街瀕臨一個海灣,當年是一個漁港,泊了很多漁船,也有很多水上人。他們講話的口音,我現在仍然可以辨識到。因為是漁船集中地,所以這裡有幾個造船廠,也有很多鋪子專門造船槳、船櫓、漁網、鐵錨等。街的另一邊是山。小時候我經常和小朋友和小同學走上去玩。記得那裡有人養豬,也記得那裡有一個浸了水的小洞穴。有人說洞穴內有人居住。我和小友們曾經涉水入內探險,卻什麼也沒有看見。那天,我又回鄉吃午飯,飯後隨意走走。這次我沒有走在大街上,而是走到山邊去。
這裡跟以前完全不同了。山像蛋糕一樣,給一刀垂直切下去,成了懸崖。懸崖下面是一條雙程寬闊的車路,路的另一方是一組有約十幢樓宇的公屋群。真是滄海桑田,完全找不回以前的印象。然而,我想,現在的兒童已不像我以前那樣,可以跑到山上去玩了。但是,另一個回憶又湧上心頭,這個回憶,不知是否可稱為「慘痛」的回憶。大概我在讀小學三年級、亦即九歲或十歲的時候,我和三幾個同學走上山上玩。山徑上有許多碎石,體積應該不怎樣大。不知誰拾起一塊向遠方擲去,其他人見到了,也跟隨擲石,可能是比賽誰擲得最遠吧。大概擲出十餘塊之後,便有人出來喝止。原來下面是山邊的房屋。於是我們一哄而散。擲石自然是不對的,但這是小孩子的頑皮,其動機不是想造成什麼破壞和傷害,雖然其實際結果會是這樣。此所謂年少無知。但一旦有人喝罵之後,我們便知道不對,立即逃跑了。山下的居民有些人認得我們是附近一所學校的學生,於是告到學校去。
(2013/01/22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