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舞会”——新中国第一篇反战小说 毕汝谐(纽约 作家)
“家庭舞会”——新中国第一篇反战小说 毕汝谐(纽约 作家)
按:
钓鱼岛风云,举世瞩目。当代赵括、马谡——张召忠少将、罗援少将以兵凶战危的国事为儿戏,联袂发出疯狂而幼稚的战争叫嚣……
我不禁想起近三十年前创作的短篇小说“家庭舞会”——新中国第一篇反战小说;本文首发于1986年4期“中国之春”之中杂志,后收入短
篇小说集“你好,自由”(1988年台湾版)。
小说素材来自谭冠三(最高法院副院长)家举办的家庭舞会。
新中国成立后,隔三年、差五载即有战事。中国大陆的文学艺术家紧紧跟随当局的指挥棒,调门唯恐不高,脚步唯恐不速!
1950--1953年,抗美援朝期间;记者魏巍以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成名,此文收入语文课本,教育(误导)几代人。文学泰斗巴金赴朝体
验生活,写出散文“我们见到了彭德怀司令员”、小说“团圆”(后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也算是老树开出新葩。陆翎(后被打成胡风
分子)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原属遵命文学,只因写了志愿军士兵和朝鲜妇女的感情纠葛,便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1958年炮击金门;出现电影“海鹰”、儿童文学“海防少年”、相声“英雄小八路”等文艺作品。
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篡的报告文学集“西线凯旋曲”((内容与官方的外交口径不合,仅于内部发行)。
1969年,中国与苏联于黑龙江珍宝岛、新疆铁列克提相继发生武装冲突;因正处于文革乱局,文艺界全军覆灭,无文艺作品。
抗美援越的情况更为特殊,当局秘密遣兵参战,不宜宣传,故于文艺创作方面形成空白。
1974年,南海舰队与南越海军暂短交火;诗人张永枚奉命写出诗报告“西沙之战”。
1979年教训越南;为了给复出的邓大人立威,涌现一大批水平参差的文艺作品;老作家徐怀中写出小说“西线轶事”,新秀李存葆的小
说“高山下的花环”红极一时;伤残歌手徐良(后因风化斗殴命案入狱以一曲“血染的风采”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抗越英雄!
我大大不以为然,自外于大陆文艺界,孑然独立;我决心写出另一种“血染的风采”!出国后,立即发出第一声反战呐喊!
的士高……的士高……
在这种无重音的、使歌词和旋律均降至次要地位的的士高乐声
中,人们得乐且乐地奋力起舞,连站在舞圈之外的闲人也用手或脚
打着节拍,还有人穿梭从厨房裹弄来酒、汽水、苏打、冰淇淋等饮
料,供大家享用……
我冷眼看着他们,脸上毫无表情,以示清高……但在内心深
处,却渴盼着一次新的、销魂夺魄的婚外艳遇。我相信今夜绝对不
会落空。
这个三进的大院落是我叔父的家。自从他外放到某省去当第二
把手以后,这里便成为北京干部子弟社交圈的一个高雅的沙龙,兼
舞厅、酒吧、旅店的长处而有之:称心的舞伴、精美的饮食以及幽
静的斗室……那些露水夫妻自可以来此尽情搞个通宵。依照目前
的新经济政策和社会时尚,男士女士们在杯盘交错之中洽谈生意,
在欢声笑语之中暗结鸳盟……
青春不再,我已经三十八岁了。丈夫在新疆的一个军事基地担
任保密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不过,我并不感到寂寞,我尽
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情人,及时行乐——既不像风头正健的
妙龄少女那样目中无人,也不像残花败柳的半老徐娘那样自暴
自弃,而是冷静地、不失时机地乐享人生。比方眼下,我婉却了一
位年近半百的要人(隐其名)的“爱情”,却把自己的目光——哦,这
两道目光犹如百发百中的双简猎枪——对准坐在角落里的那个年
轻、英俊的军人。按照当今通行的价值观念,对丘八爷有兴趣的女
人简直没有几个;我是被奶油小生们弄得倒了胃口,急于换换口味
;况且这位青年军人仪表堂堂、气质脱俗——以貌取人固然失于轻
率,但是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既然貌美者与貌丑者的心地同样不
可取,那么相比之下,还是貌美者稍稍好一些。
不错,我是一个遭到世俗非议的放荡女人。然而,假如你是一
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和人尽可夫的女演员的掌上明珠,假如你最可宝
贵的初恋无声无息地蒙冤消失在异国战场上;假如你身边的长者和
智者之中有半数以上都是伪君子,假如……那么你也会变得像我一
样玩世不恭。
我和他的目光交遇在一起……想必,他未曾见过像我这般年纪
而又风情万斛的女人,目光里透出想从事一次爱情探险而又勇气不
足的羞怯,这更加引起我的兴趣。
我决心挑逗他——并非出于精神上或者生理上的需求,而是为
了印证一下自己并未失去能使陌生男人折腰的魅力。尽管由于久历风
尘,我的内心世界早已不倚任何人而独立存在,但这点虚荣心仍然
常常作怪;奈何?
我佯作抚理鬓发,指尖颤颤地向他送去暗示——请他移步到我
身边……
他马上起立,径直(如果是情场老手,一定会曲线前进)朝我
走来……而且,他的步子也像仪仗队受阅时那样僵硬 死板!我差点
没笑出声来……
且看我怎样引这位无经验的新手上钩……
“你好!年轻的战友……”开场白我有意起得平平,绝不像那些
初出茅庐的女子那样嗲声嗲气。
“战友?……”他不解地道。
“你是当兵的,我呢,在陆军总医院混过两年,又是工农兵学
员,怎么不是战友?……”顺便,我又自报家门——尽管如今“X X X
的女儿”这一与生俱来的名衔已不復具有昔日那种令人肃然起敬的震
懾力,却仍然远胜于无。“我天生不是读书的人。当时爸爸(故意漏
掉‘我’字,以示亲近)托了总后的夏部长,他就把入学表格送到京西
宾馆来了……”
“夏部长?”他活跃起来,“小时候在黄寺大院,我们两家是邻
居,他是总政的老人,文化革命才去了总后……”北京官场上的人事
关系网纵横交错,局中人只消亮出一两个大员的名字,便不难套出
知己。
我亲亲热热地嗔他:“你糊涂。‘好男不当兵’,现在谁还往部队
钻?怎么不找个轻松事情干干?……”
他的脸色阴沉下来:“……我命好苦。大前年我妈妈死了,靠
着组织的压力,我爸又娶了一个二十八岁的女会计。喔,她的心比
门头沟的煤还黑!老是看我不顺眼,变着法子治我……有后娘就有
后爹,老头子也不拿我当人待!高中没毕业,女会计勾结我爸的秘
书,硬是走后门把我塞进了前线部队,明摆着,想借越南鬼子的手
害死我,嘴上唱的可好听:‘送子上前线’、 ‘丹心保祖国’……”
“小人,无耻!……”我代为不平地轻声诅咒。
“谁说不是呢!”他越来越起劲,激愤的言词在的士高乐声中自
成意趣;“……坐上开往广西 的军列,我整整哭了一路,想亲妈,
骂后娘,恨自己没有早早离家出走
……驻地离越南不远,人民日报夸
我们这里是‘八十年代的上甘岭’,真苦!才几个月过去,我就落了一身病
:关节炎、胃溃疡、高山综合症……更可怕的是那帮越南鬼子……”
我瞟着那一对对舞兴正浓的男男女女,心里陡然打起一个苦涩
的浪头……哦,又是越南,又是越南!那里的漫天战火,曾经吞噬
了我初恋的情人……
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他是篮球队
长,我是舞蹈队长——都是全校瞩目的风云人物。文化大革命的
兴起,成全了我们“革命加恋爱”的浪漫生涯。“打倒一切”的狂飙雷
电,非但没有影响两家老人的既得利益,恰恰相反,他们的政治地
位随着“军队支左”而不断上升……我们时而造反,时而幽会,公私
兼顾,欢乐无比!
然而,蜜糖之后有黄连。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我已经就寝,
他突然闯进来,脸色惨白,浑身抖得像一片临风的树叶:“荧荧,我
刚从太平间来,我爸妈自杀了!……”
“什么?!……”我惊跳起来,贴胸抱着他。
“中央揪出了杨、余、傅,他们就……”他痛苦欲绝,“北京是呆
不下去了!我是来跟你告别的,我要走了!……”
“去哪儿?!……”
“越南……出国支左……打美国鬼子!……”这些不连贯的字句
似乎有安神之妙,他沉着多了,平日的威风渐而得到恢复:“让我们
一同学习最高指示:‘中美战场上,见娃娃们的红心。’……”
我陷入神智癫狂的状态,“哇”地哭出来:“你去我也去!……你
受伤我给你包扎……”
“不行!那里不要女兵……”
我五内俱裂:“我不放你走,
我爱你……你是我的丈夫!”
他勃然变色,抓住我的肩胛摇晃着:“你不觉得可恥吗?……快
跟我宣誓,时间不多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少年豪气!
于是,我们并肩面对“宝像”——毛泽东遍体戎装,脸润身肥
;身边自有其“亲密战友”待立在侧……
他舐着因内心狂热而干裂的嘴唇,大概觉得肃立仍不足以表达
一腔愚忠,索性拉着我跪下来,敬拜如儀……
“‘中美战场上,见娃娃们的红心’!……”他疾呼着。
“‘中美战场……’……”我哽咽着顿住了。
“红太阳毛主席啊……”他嘶声叫喊。
“红太阳……”我早已成了泪人儿;头一低,一口胃液喷在他的身上!
……
他走后常常来信。他认识驻越南大使馆的一位参赞,可以居中
转信。于是,我们通过外交信使频频传书——他写来满篇豪言壮
语,也不乏绵绵情话;我则把他称作自己的“星星”和“月亮”(遗憾的
是“太阳”一词已被某人独享,未敢僣越),保证等他等到地老天荒
……然而,终于有一天,天塌了、地陷了,他不再来信了!
过了很久,那位参赞回国休假,我才得知他“光荣牺牲”的噩耗
:在一次美国飞机的地毯式轰炸之后,他所坚守的那个高射炮位不
复存在,只留下一个布满血迹和碎骨的深坑……
他的全部遗物只是一个粗糙至极的、内有黄环和红色五角星的
圆形铝盘(我弄不清它是越南的国徽还是军徽),据说是用他亲手
击落的一架美机残骸制成的……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我所承受的痛苦和悲伤是任何人都可以想知的。
然而,悲剧并没有到此而止。鉴于中国政府为维护“在外国领土
没有一兵一卒”的清白形象,拒不公开承认在越南战场上牺牲的数千名官
兵、民工(既有整连整排的正规军,也有他这样的志愿人员)的功
勋和地位,以免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
他的英灵在九泉之下不得安息,我夜夜捶床痛哭……为了替他
争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我流着热泪写了一份万言书,当面交给了
夏部长——
“荧荧,XX的儿子死在越南了?!……”夏部长浮着弥陀佛般的
慈祥的笑容,两眼机敏地转动着,满口应承;“我会向中央反映的,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