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小学如何给孩子们上政治课?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博文:《和儿子一起上“小学”:寻求中国富强之路》(附后)。读者从博文中不难发现,澳洲的小学生肯定是接受国民教育的,学校还给孩子们灌输了不少爱国主义精神。可问题在于,这些年下来,我始终没有搞清澳洲的小学是如何对孩子们“洗脑”的。他们没有课本,也没有相关的科目,没带回家庭作业。问他们老师在学校如何教育他们爱国的,儿子是一问三不知。
小儿子也于今年升七年级(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初中一年级),看起来,我是没机会弄明白澳洲小学的国情教育了。在香港学生与市民对即将到来的国民教育实行抵制时,我又一次试图向小儿子打探他在小学时如何被爱国主义教育“洗脑”,但还是不得要领。
不过,9月8日,就是香港特首梁振英最终做出让步时,我却意外地同儿子进行了一场对话,让我意识到澳洲小学的国民教育是如此的强大,强大到把老子吓出了一身汗。事情是这样的——
9月8日是星期六,开车带两个儿子出去玩,大儿子提到今天是地方选举投票日(选举地方议员与市长)。由于澳洲实行的是强制投票(过了18岁必须投票,否则罚款50澳元),过了18岁的大儿子对地方事务并不熟悉也不关心,为了公平,他决定放弃这张选票,准备向票箱投空票(作废票)。小儿子听到后马上插进来说应该投票给现任的那位市长。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认识”那位市长。原来市长到过他们的小学,去讲过澳洲战争历史,激励学生们爱国。小儿子特别强调,那个市长当时没有为自己“拉广告”。他之所以要求妈妈和哥哥投票给这位市长,是因为他觉得市长讲得不错,后来他还继续关注了市长,发现他对小学很重视,说了很多“很酷的话”。
我问儿子,如果你收集了哥哥的选票投给他,可他并不兑现自己所说的,怎么办?小儿子竟然脱口而出:下一次我们“搞掉”他吧。
我大吃一惊,发现对话开始有点意思,这话放在我来自的那个国家,很可能是“颠覆”罪啊,可儿子竟然以玩游戏的口气轻飘飘地说出来。我忍不住问他,怎么“搞掉”人家一个市长?儿子哼了一声说:我就再劝你们都不投他的票,他就完蛋了。
儿子显然太看重一两张选票的重量了,不过我发现,对话到这里,还可以更进一步了,于是我问:你根本没有投票权,怎么可以拿哥哥和妈妈的票投给他?儿子反驳道,这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我有更多的票,也许还能干点更大的事,也许能让他多给我们玩游戏时间,也许还能赚点钱。
听到这句,我是差一点把车开到沟里了,我知道他整天想赚钱买网络游戏,但没想到竟然想出了用选票去换钱,我说,儿子,你小小年纪,还没见过选票,就想搞贿选?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贿选是什么?(经我解释后)原来是这样,这也没有什么嘛……对话到此结束,儿子在“民主小贩”面前一点也不避谈贿选,却并没有引起我的不安,毕竟他才上初中。令我惊讶的倒是,他小小年纪,竟然知道了选票的厉害,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他喜欢的候选人拉了两张票(后来他亲自监督这两张票被投进了票箱)。沉重而复杂的政治课在儿子小小的脑袋里,可能就浓缩成了一张轻飘飘的选票。而这选票,难道不比所有的政治课更重要?
投票结束后,我故意同儿子继续谈澳洲的选举与民主,我发现,他竟然边玩游戏边听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夫人米歇尔的竞选演讲,尤其是奥巴马夫人的演讲,他听了一大半。这样一个政治人物的造势演讲,竟然能够吸引一个初一孩子,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也仔细听了一遍米歇尔的演讲,发现美国的价值观,对自由和民主的重视,对个人与家庭的珍惜,被奥巴马和夫人这样的政治人物以如此鲜活、生动的形式呈现给世界,无意之中,又是对孩子们的一次“洗脑”啊。但这种洗脑,我并不反感,它比那种一边强迫孩子爱党爱官,一边让自己的太太和子女们官商勾结,大发其财,显然有不同的效果。
当我再深一步试图同儿子讲政治时,他反而毫无兴趣。尤其对民主两字,根本不知道我在说啥。我问儿子,长大想从政吗?就是当市长什么的?他立即满脸不屑地说,当然不想,无聊乏味,还被人盯住,又要到处讲话,累死了。我问儿子除见过市长外,还见过谁,他想了想说,还见过澳洲总理吉拉德。我又大吃一惊,心想,你小子什么时候见过那个女人的,老子怎么不知道?
他告诉我两年前学校组织他们去首都堪培拉国会大厦参观,走进去的时候,澳洲总理吉拉德正在发言,他们坐下来观摩了总理与议会的论战。就在他们在场时,观众席上有人抗议,被警察“请”了出去。老师告诉他们,抗议政府和政治人物是澳洲公民的政治权利。说到这里,他又告诉我,不久前,反对党领袖在议会骂吉拉德“撒谎者”,也被请了出去……
我这次到澳洲已经有两个星期了,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而整天玩游戏的初一学生竟然都知道,这让我不禁陷入思考:我至今没有看到儿子有政治课,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被“国情教育”了,但好象他对澳洲的了解并不浅,对政治运作也一知半解,甚至都想利用手里的选票去赚钱了。看起来,澳洲的国民教育还是很成功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啊。
国民教育是国际惯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但不同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下,国民教育从方式方法到内容,却有很大的差别。从13岁儿子身上,我看到澳洲小学的国情教育,既告诉他们国家走过的辉煌,也坦诚告知他们政府犯下的错误(见附文);学校没有充满教条的政治课,但老师和政治人物一边会向孩子们灌输爱国主义,更重要的却是从小培养孩子们权利意识——选票与抗议的权利。国民教育与国情教育是为了个人发展、国家繁荣与民族崛起,不会以一党之利与某届政府的得失为主轴。明白这点,对于大陆处理好香港问题大有裨益。香港实行的是“一国两制”,对其中的“一国”,无论是大陆的孩子,还是香港的孩子,都应该有所了解,但如何了解,了解什么,香港应该有适合自己制度与环境的自主选择,这也是符合小平的“一国两制”的。
杨恒均 2012.9.10 教师节 (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致敬,鄙视那些扭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阅读:
路边谈话:洗脑与爱国主义教育
附录:和儿子一起上“小学”:寻求中国富强之路
先看一篇我两天前贴的11岁的儿子写的作文,题目是“历史不断地重复自己”:
“我们常听说历史是不断重复的这句话。我倒希望一些历史还可以再来一次。例如1600年代导致发现了澳大利亚的大探险。那种探险精神将会激励我们开始新的冒险。另外一个就是1850年代的淘金热,带来了经济繁荣,也让更多的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最后一个我希望重复的历史是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那次奥运会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让世界都看到澳大利亚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国家。我们可不是每天都有机会举办奥运会的。
“虽然有些事我们希望不断重复,但也有一些历史是我们不想再看到的。毫无疑问,其中主要的一个就是“被偷的一代”(指澳洲白人把土著孩子强行抱走抚养——老子杨恒均注),这是一个悲剧,也是我们的羞耻。但我们也有做对的时候,那就是分别于1988年和2008年,我们两次对“被偷的一代”说了对不起。还有一件我不想看到重演的是世界大战,摧毁了那么多,死了那么多平民和战士,更不用说,还有更多人失去了家园。很不幸的是,这些只不过是历史上发生的那么多可怕事情的几个例子而已……我
“真希望,那些该重复的历史能够重复,那些不应重演的历史,永不再来!”
* * * * *
首先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贴儿子这篇作文到我的博客。清明那天,我在湖北老家随州拜祭母亲和祖人,之后马不停蹄来到悉尼和家人们一起。这种清明前后一天之间从母亲那里越过万水千山,跨越春夏秋冬(澳洲和中国季节相反)来到儿子这里,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但一路颠簸,自然无法写博文,所以,在不少网友问我时,我就拿了一篇引起我注意的儿子作文贴上去,让朋友知道,我已经到了海外。
儿子这篇作文之所以吸引我,首先在于我以前真很少看他写的作文,这次发现他无所事事的时候,还在电脑上敲打一些未来故事自娱自乐,我觉得挺新鲜。其次,看到儿子用如此短小的篇幅写如此宏大的历史主题,而且言简意赅,不像他老爸一样拖泥带水,啰七八嗦,我挺惊讶的。最后,儿子这篇文章有些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贴出来,看看读者们留言的意向。
其次,我想对读者留言中最多的一种说法做点解释。那就是表扬我儿子如何聪明,如何看问题深刻,甚至“虎父无犬子”也出来了等等。我第一要说的是,如果翻译的中文有我的风格,那和儿子的英文应该无关,是我翻译时加入了自己的语气;第二要说的是,我小儿子铜锁(他奶奶怕他忘本,给他按照家乡习俗取名“铜锁”)也许比较聪明,但就我的感觉,这篇文章不应该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晶,而是学校“灌输”的结果。我并不知道现在澳洲其他小学五年级能够写出什么样的作文,所以,我认为,我儿子聪明的、有写作天分的说法并不成立,我们放下不表。
现在讨论一下这篇文章本身给我的感觉。儿子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虽然他见到其他澳洲人时经常自豪地说自己也是“中国人”,但除了几句带洋味的中文外,他所受到教育确实都是澳洲的。我们父母也并没有对他倾注中国教育。可是我们从这篇作文里看到,他对历史的思索,其实和我所受到的教育差不多,主要就是为自己的历史和国家感到骄傲。可惜的是,澳洲历史太短,值得骄傲的真还不多。所以,儿子选择了地理大发现,那代表西方人推崇的“冒险精神”,又选择了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儿子说,真希望这些“历史”能够重演,表明了他作为一名澳洲人的骄傲。注意,这种骄傲不可能是儿子天生的,我可从来没有教育他地理大发现有啥值得骄傲的,你欧洲人不发现澳洲,我们中国佬早就把这里占领了,说不定我老杨头就是今天澳洲省的党委书记呢?(不过那样的话,肯定已经腐败了,我不得不把儿子送到其他的太平洋小岛上)
同时,儿子在第二段写了他不希望重演的那些历史事件,一是欧洲白人移民澳洲时对土著孩子的“偷窃行为”,他们认为土著对孩子不负责任,于是擅自把孩子抢走寄养在白人家庭。澳洲历史很短,也没有什么侵略行为,所以没有这方面的可怕记录,但澳洲被日本人侵略和占领过,于是儿子选择的第二个不愿意重演的历史事件是“世界大战”……看到这里,我的感觉是什么?
我的感觉是,澳洲对孩子的历史教育和中国差不多啊,如果我的儿子没有出国,老师布置一篇“历史有时会重演”的作文,他回来让我指导他写,我也会告诉他,儿子,这样写,我希望中国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能够重演,希望盛唐风光能够再现,希望2008年让世界都了解中国的奥运会能够再来一次(当然不要把人都赶出北京)……但,让中国百年受侵略受欺负的历史不再重演,让一些可怕的历史事件永不再来……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