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民主问题答疑(14)(整理版)
大中华民主问题答疑(14)(整理版)
——熊飞骏
二六、思想启蒙事业是民主转型的必要准备
近几年本人一直致力于唤醒国民的思想启蒙事业,虽然赢得了很多读者的理解与共鸣; 但也经常听到下列质疑:
成天“耍嘴皮子”有什么用?有本事落实到“行动”去,“行动”比“语言”更有效力。在推进民主这个目标上,说“空话”还不如做一回孙中山?
在这些人心目中,杨恒均虽然是公认的“民主小贩”,可“一百个杨恒均比不上一个孙中山”?
面对上述质疑,我只想反问一句:
思想启蒙事业不是“行动”吗?
思想启蒙文字是“空话”吗?
中国是亚洲第一个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国家。
中国建立共和国之初,德国、奥地利、俄罗斯、土耳其等欧洲大国依旧停留在皇权专制的黑夜,就更不用说亚洲了。
百年后的今天,德国、土耳其、奥地利民主宪政了,俄罗斯也民主宪政了;连喜玛拉雅山南麓的绿豆芝麻国不丹也由民宪议会行使国家权力;可百年前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华共和国迄今仍“坚持官僚专制不动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旷世悲剧呢?
中国是亚洲民主革命的先驱,但中国缺少一次必要的民众思想启蒙运动。
对于长期生活在专制体制下的国家民族来说,民众思想启蒙是民主现代化的必要准备。
没有民众思想启蒙的民主革命很容易堕入下一轮武人专制。
辛亥革命胜利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很快被袁世凯的北洋专制所代替。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在没有经过民众思想启蒙的中国社会,孙中山只有采用专制手段来推进他的民主事业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时,居然采用了黑社会和希特勒的议式,党员在喝鸡血后向孙中山宣誓:
“首以服从命令为唯一之要件。凡入党各员,必自问甘愿服从孙文一人,毫无疑虑而后可”。
“凡进本党者必须以牺牲一己之身命、自由、权利而图革命之成功为条件,立约宣誓,永久遵守。”
“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
“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
…………
依靠这样的党组织来执行民主革命,最终不结出专制怪胎才是咄咄怪事?
被动采用的反文明手段必须是权宜之计,时间一长反文明手段就会吞噬文明目标。
依靠反文明手段来追求文明目标,时间一长必然导致目标屈从于手段,最终连目标也堕落成反文明了。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早期目标是在中国实现民主宪政,推进中国的文明进步。
在长期实施反文明手段后,孙中山的首要目标就堕落成“胜利”与“夺权”了。
为了追求胜利夺取统治权力,孙中山连魔鬼都敢与之结盟,就算因此伤害国家民族也在所不惜。
最后孙中山居然与狼共舞,和对中国伤害最大也是人类世界最大的极权魔鬼北极熊结为盟友。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也从此完成了从民主宪政到专制独裁的悲剧性转变。
中国的民主现代化从此嘎然而止,自此开始大踏步倒退走上专制复辟之路,一直到退到百年后的今天还没有停下来。皇权专制借尸还魂,退化堕落成连皇权专制都不如的政党专制和官僚专制。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最后成了彻头彻尾的悲剧!
但孙中山愿意这样吗?他心中的痛中国人知道吗?
面对习惯专制思维没有经过思想启蒙的广大国民,他的文明理想没几个人能够理解;而他被迫采用的反文明手段却能赢得绝大多数国民的共鸣?
他要么做失败的普鲁米修斯?要么做凯撒?
在“成者王候败者贼,胜利者不受谴责”的专制中国,普鲁米修斯是没人理解的。
于是孙中山选择了恺撒!
这是没有经过民众思想启蒙的悲剧。
在民众习惯专制独裁的国家,若没来一次民众思想启蒙运动,民主革命成果多是专制的怪胎。
南美各国的民主独立战争都结出了“武人独裁”的恶果。
以后的事实证明:“武人独裁”连“殖民统治”都不如!
孙中山以后的中国“政党专制”和“官僚专制”;事实上连“皇权专制”都不如。
没有民众思想启蒙的民主革命反而造成了民主的倒退!
中南欧的民主革命虽然比中国晚一步,但在此之前欧洲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思想启蒙运动,为民主宪政提供了必要准备,所以欧洲民主革命容易取得成功。
…………
百年后的今天,民主宪政再度成为中国人的希望之星。
中国要想避免百年前孙中山革命的悲剧,就必须补上民众思想启蒙这一课。
今天的中国急需一大批启蒙思想者。
独立思想者的启蒙文字不是什么“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民主行动”。
当越来越多的国民被成功启蒙的那一天,中国的民主大潮就水到渠成了。由觉醒的国民来推动的民主运动多半是和平不流血的;也是拒绝被野心家和阴谋家利用的。
在被成功启蒙的国民面前,成吉思汗是屠杀中华民族的凶手而不是什么英雄!毛泽东也不是什么红太阳和人民领袖!
所以启蒙思想者的文字对民主事业的贡献“功莫大焉”。
中国的民主运动必须走出单纯的“胜利”和“夺权”层面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推进国家民族文明进步这个层面上,不是“一百个杨恒均抵不上一个孙中山”;而是“一个杨恒均就可和孙中山并驾齐驱”!
中国的启蒙事业是当务之急!
中国的启蒙事业任重道远。
二七、做大蛋糕靠经济建设,切好蛋糕靠民主法治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一直奉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以优先发展经济为名拒绝实行迫在眉捷的政治体制改革。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心目标是“富国强兵”和“让一部分勤劳智慧的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全民共同富裕”。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经济,中国的“统计经济总量”较之毛中国末期有了飞跃式的增长,从世界第十三位跃升到第二位?从占日本的七分之一跃升到超过日本?
中国经济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但发展经济的总体目标依旧是镜花水月。
一是“富国强兵”的目标没有达到。我们迄今仍没有航空母舰,可每年的“三公腐败”至少要挥霍掉38艘最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不是买不起造不起,而是纳税人的钱多用于腐败少用于做正事,赌博的钱有买盐的钱没有。如要现在中美发生常规战争,我们依旧一架飞机也飞不到美国领空,一艘军舰也进入不了美国领海;而美国的航空母舰和战略轰炸机则能不可阻挡地深入我国的领海和领空搜寻袭击目标;结果美国本土没有一声炮响而我们的国土则硝烟迷漫。试想这仗怎么能够打下去?
我们确然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0.4%的超级富豪占有70%以上的国民财富;但这部分人占有的巨额财富绝大多数都不是靠“勤劳智慧”所得,而是利用权势巧取豪夺,靠伤害国家民族聚敛的非法横财。
一部分“先富者”尽管拥有相当于普通平民几百几千倍的巨额财富,但并没有相应的情怀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生问题反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越来越严峻,贫富悬殊跃居世界第一。一方面是富豪不惜巨金争相攀比豪车、豪宅、豪赌、二奶;一方面是多数城市平民“生不起、住不起、病不起,死不起”。
我们的三公腐败世界第一。
行政成本世界第一。
奢侈品消费世界第一。
亿万富翁人数世界第一。
靠纳税人养活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世界第一,公务员人数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近20倍!官民比例高达1:18!有的地方居然跃升到1:9(陕西黄龙镇)。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1:600。
相比之下,关系国计民生的“教育、医疗、失业、养老、住房”等保险救济支出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还落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公务员的实际收入翻了好几番的情况下,广大农民工的收入在20年间没有实质性增长。
总之,中国经济状况呈现两个极端,一方面是GDP高速增长;一方面是收入分配极端不公,为经济建设作出主要贡献的广大平民只分配到与之贡献不相称的很小份额。
结果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问题反而越来越严峻,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大有形成燎原烈火之势,社会道德底线失守,呈现出整体溃败的趋势。
当我们终于感到自己富起来时,我们的民族反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今天为何“仓禀实而礼乐崩”呢?
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一条腿改革”违犯了“经济健康发展,国民长治久安”的治国规律。
国民经济总量好比一块蛋糕,对于共同制作蛋糕的群体来说,既要考虑“做大蛋糕”,又要考虑“切好蛋糕”,二者缺一不可且同样重要。
如果只考虑“做大蛋糕”,不考虑如何“切好蛋糕”,让群体的每个成员得到与之贡献相应的一份,那么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伤害,就不可能长时间把蛋糕做大做好。就算群体中的某个“强势人物”利用职权对广大蛋糕制作者实施强制劳动,不让成员发泄不满情绪,也只能取效于一时。多数人的不满积累下去最终会火山迸发,把蛋糕砸个稀巴烂。
“做大蛋糕”相当于经济建设;“切好蛋糕”则取决于政治体制。
要想把一块蛋糕切得尽可能公平合理,就必须把“划分权”和“选择权”分开。
当两人分一块蛋糕时,一个拥有“划分权”;那么另一人就拥有“优先选择权”。
当对方拥有“优先选择权”时,“划分者”在切蛋糕时就会尽可能公平合理,否则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如果一块蛋糕切得一大一小,大的那块就被对方优先拿走了。
这就是“民主法治”的实质!
官员拥有“国家管理权”和“财政收入”使用权;但选择何人来当官则由这个国家的多数公民说了算。
在民主体制下,一个官员要想得到多数人民的支持认同,就只能公平施政,尽可能为国家和广大民众谋福利,把个人的私利暂时抛在一边,这样人民就会让你继续当官甚至于把你升迁到更高的职位。如果你公权私用强奸民意,人民就会降你罢免你甚至于把你送进监狱刑场。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官员是疯子或白痴,否则都会尽忠职守努力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民主体制会把“切蛋糕理论”运用到行政管理的各个层级,每个层级都奉行“划分权”与“选择权”分离原则,把公平正义落实到初会的各个角落。如在“财政收入”支配权这个问题上,官员是用钱的一方,但钱袋却掌握在代表多数人民利益的“民选议会”手里。官员的每一笔行政开支必须事先向议会申请拔款,事后要向议会详细汇报该款的用法用途。为防止行政官员贿赂议会成员,还要向行政管辖区的全民公示,接受全民监督。贿赂几个议员有可能,但贿赂几万甚至几个亿的选民则根本没有可操作性。
特权专制体制则是把蛋糕“划分权”和“选择权”集中到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手上。
两人分一块蛋糕如果一人拥有“划分权”,同时又拥有“优先选择权”,他就会尽可能把蛋糕切得一大一小,甚至于大小悬殊,然后自己率先把大的一份拿走。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