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向每个学龄儿童发放等值实名制“教育券”/肖远(公民通讯)
东平:今天我去给朗朗缴学费——30494元,我拿着收据跟徐剑一校长说:的确太贵了,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
又想起这次端午之行,我一路跟你讨论的“教育券”问题,继续和你讨论:
关于“教育券”的初步构想:为了教育的公平,应当进行一个制度设计,国家对每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的学龄儿童无差别地发放等值含金量的实名制“教育券”,学生凭“教育券”入学冲抵部分或全部学费,学校凭所收到的教育券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领取“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孩子转学或流动,“教育券”随孩子转移和流动。 这样一种制度安排,至少可以保证一种形式上的教育公平。否则,现在民办学校、私立学校的学生,农民工以及其他流动人口的学生,实际上是被排除在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外,只有公立学校的学生才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显失公平!也不符合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你一直在研究教育公平问题,北京的学校为什么不愿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就是不愿让他们分享了教育资源,如果他们带着“教育券”来入学,情况就可能改观了。
通过“教育券”制度设计,进一步改革目前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
通过“教育券”制度设计,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种形式的办学,公平地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办学。
通过“教育券”制度设计,让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力选择学校,更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达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要以为孩子和家长都要往“重点学校”跑,我知道好几个学生被那里的应试教育压得抬不起头来,一年级的孩子就厌学,看到徐剑一这里的孩子这么愉快、每天欢天喜地去上学,都想把孩子转过来)
太晚了,下次再谈,明天还要陪朗朗去训练足球。
萧远24/6
(2011/07/07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