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賜麟政經論文(69)--談談台灣人的國際觀與國民主權的相關問題(二)
第三勢力政黨在台灣已有整整二十年失敗的經驗,不是領頭人成份有問題,就是客觀環境不成熟。2011年的今天,條件是否已成熟?
眼看著立委與總統大選在即,六月份以前要是還未成軍,台灣的政治與文化特區的建國目標將難以達成。
本文從國際觀與國民主權的角度談起,並確立了以黨領政的階段性任務。意在提昇台灣人的國際視野,從戰略高度來看問題,即使客觀條件不成熟,也能讓創意突破一切困境,客觀條件瞬間成為藍綠的包袱,而能反敗為勝。第三勢力也能奇蹟般的崛起!
以下乃從黨章的構建為起點,如下:
臺灣XX黨黨章
前言
孫中山的建國大綱,把整合各方勢力分為軍政,訓政與憲政三個階段。距建國大綱於1924年發佈至今已87年,這類政治思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軍政與訓政演變成以黨領政,憲政則發展成以商領政與以道領政。
但這類政治思想的演變過程,其實搭配了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孫文學說,實業計劃與民權初步。
後來的政治學者與精英,很少像孫中山這樣,同時擁有哲學,政治與經濟三樣專業者。所以,執政或多所偏頗,或缺其一樣兩樣。而變成營養不良,百病叢生的政治亂象。
以歐盟,美日等資本主義國家為例,多偏向以商領政的整合方式。結果社會長期被資本家把持,兩極化發展日漸嚴重,資本被不當使用,而形成一種暴力,潛藏不安因子。
聯合國則長期以道領政,千年和平目標淪為空談,難以改革脫困。
中國為代表的極權國家則長期以黨領政,壓縮了人民的創造力,政權顛覆危機迫在眉睫,難以回天。
本文就是在這樣的國際氣氛下,以孫中山的政治思想為基礎,進一步演化而成的新一代的建國大綱!
首先,考慮國家的整體發展,必須分為主權層面的大政,治權層面的方針與人權層面的政策。本文所要提的是人權層面的政策。主權與治權方面,已在關於構建台灣成為燈塔之國的整體規劃一書(建國方略)中闡明,不再累述。
人權政策的主要內容為結社權。分為一般團體(職業團體與社會團體) ,政治團體與政府團體三類。
在國家已形成的基礎上,政府團體的設立已由中選會與國家考試機關負責甄選。一般團體由內政部與經濟部(或商業部)以許可證制度管轄,政黨團體在集權國家也採許可證制度。但台灣則採行報備制。
本文的建國大綱,由於是在以經改帶動政改,以台灣問題為突破口的大政上做出發點。所以,台灣地區的結社權制度,變成是首先考慮的對象。
台灣兩黨政治已成型,但第三勢力又首先以39%的版塊超越藍綠,並且持續成長中。以成立政黨的方式整合各界勢力,是台灣在兩岸統一以前的第一階段建國大綱。
台灣於統一以前走以黨領政的新中間路線,不是在開民主的倒車,而是形勢使然。不統一,兩岸隔海對峙,永無寧日,那來的民主開放?以黨領政是兩岸民主政治發展過程裡,短暫而形勢使然下的必要之惡,為期為2012至2022年。
誠然,台灣的第三勢力政黨始於1991年三月,由朱高正成立的中華社會民主黨。當時參與第一次國大選舉全軍覆沒,之後的立委選舉也慘遭滑鐵盧。 第三勢力的得票率在當時約2%。
二十年過去了,陸續有人以第三勢力的姿態出現,但整合不成,難以成軍。
缺乏整合領袖,是第三勢力的致命傷,也是機會所在!第三勢力決不是泛泛之輩所能掌控,顯現其素質高於藍綠政黨。
綜觀以上二十年來第三勢力的發展史,再考慮第三勢力崛起對世局的影響。 台灣第三勢力絕不是台灣島內自家人之事,而是牽動國際局勢的起動器。
台灣由第三勢力當家,則民進黨的台獨與國民黨的緩獨運動就戛然而止。 兩岸就會健康正常的走向統一之路。
兩岸一統一,美日的圍堵中國策略就會破功,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起動,然後就是世宇三分。 這就是世界一統的前哨戰。
由此觀之,台灣由第三勢力主政,完全是聯合國千年和平計劃的其一環節,聯合國潛藏地下的真勢力介入台灣第三勢力的組黨運動,才是第三勢力成功的關鍵。
以上是成立台灣XX黨的來龍去脈。
筆者:陳賜麟
地址:台灣高雄市三民區自立一路85巷6號5樓
電話:07-2850484
電子郵址:[email protected]
中華聯邦自治國: http://www.boxun.com/hero/chinafederal/
此文于2011年02月18日做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