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謊言何時了? 歲月如梭,前天正值大陸“抗美援朝紀念日”,據稱事緣“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發起第一次戰役”,是在六十年前的十月二十五日。
當天本港無線電視的“午間新聞”,播出北京當局的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到北韓的志願軍烈士陵園鮮花,郭致辭時稱包括當時的太子毛岸英在內的死難者,是為支援“朝鮮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而壯烈捐軀。而記者介紹新聞背景時,則說戰前蘇美雙方佔領區建立的政府,均聲稱擁有對方的主權。至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軍入朝支持南韓,百萬志願軍則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云云。
作為中共軍頭,郭的上述說法完全歪曲了韓戰真相。盡人皆知,是金日成蓄意動武以求一統朝鮮半島的江山。斯大林利用之與美國抗衡,毛則在美軍無意將戰火燒到中國東北的情況下,不顧黨內軍內高層大多數人的反對,乾綱獨斷一意孤行出兵為金日成王朝救命。結果至少十八萬中華兒女葬身異域,連毛太子也一命嗚呼。
尤具諷刺意味的是,戰後金日成父子非但在經濟上向北京需索無度,而且一再罔顧兩國之間此一“鮮血凝成的友誼”,不時在國際政治方面給中南海添煩添亂。特別是北韓要百姓勒緊褲帶,加速發展核武,已成為世界和平的極大隱患,因此而聲名狼藉。其“反抗帝國主義侵略”豈非天方夜譚?
當日午間新聞同時提及目前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國家,美國.歐盟和日本這三甲之外,南韓竟名列第四,遠遠領先於近年突飛猛進但仍只居第十七位的中國。若相比起其北方同胞的啼飢號寒,更是不啻天壤!
事實勝於雄辯。美軍和聯合國軍其他成員確保了東北亞和平,捍衛了民主自由,奠定了南韓今日繁榮興旺的基石,於當地人民的福祉功德無量。而毛錯判形勢,屈從於斯大林的指揮棒,輕擲炎黃子孫的性命,又延誤了本國經濟發展進程,而其老對手蔣介石則從韓戰獲得極為寶貴的喘息時間。
由此可見,“抗美援朝”決策是毛王朝“孤家寡人”的一大敗筆。論者謂中國從中取得朝鮮半島事務的重要發言權,此說法無異粵語所云“跌落地拉(執)番乍(一把)沙”。試問,當初若不出動“志願軍”(其實是解放軍,當中不少屬原被俘的國軍士兵),龐然大物的大陸中國難道就談不到對朝鮮半島事務的發言權?
值得注意的是,無線電視記者隻字不談韓戰的是非曲直,不提金日成蓄謀已久,伺機尋釁,揮軍入侵南韓。如此貌似持平,實際等於為平壤的野心家獨裁者開脫罪責。莫非高齡一百零二歲的邵爵士之手下,已認同北京的宣傳口徑?苟如是,則香江之“一國兩制”危矣。
但願此只屬杞人憂天!可以預期,謊言絕不可能騙人於永遠,韓戰的真相終將大白於神州大地。
(10-27)11:22修訂
(2010/10/26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