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选选谁
非智
澳洲联邦大选迫在眉睫,众多的选民就如看另一场世界杯一样,看着工党和自由党在赛场上角逐。
这场角逐,以工党原副总理吉拉德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将前总理陆克文赶下台揭开戏幕。夺得政权的澳洲第一位女总理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一时获得不少的喝彩声,特别是女性们的欢呼声。她的出现,对于一直觉得自己女权还不够的大多数澳洲妇女来说,是一种对男人精神上的胜利。当女总理走到民间中,就有不少妇女,尤其是中年妇女跑过来同她握手拥抱,表示支持。
在新亮相登台二周里,吉拉德的名望上升,工党的支持率也远超自由党。令人难以估计的是,“蜜月”还不到一个月,通过吉拉德的电视辩论及她向选民们演示她的执政纲领,人们渐渐地发现,这位女总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除了宣扬她对宗教没有信仰(I am not going to pretend a faith I don’t feel.),除了不结婚没有孩子,除了有一个能为她做头发同居的男朋友,人们发现她是个纯粹的政客,一个不要家庭,不要孩子,而仅仅为政治而活的女人。如果这种女人生活在中国,定会受到社会大加追捧,像前国务委员吴仪一样,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一心扑在事业上,在国内多数人的眼里,她是个女强人,是为国为民做出牺牲。可是,在澳洲,在一个崇尚家庭价值,宣扬家庭第一重要的国家,吉拉德这种为政治而放弃家庭、孩子的做法,却为许多人所难以认同。虽然她说“我不提倡我生活的选择对其他人是个典范。这是我个人生活。我自己做决定。我不为我的决定后悔也不期望别人学我。”(I’m not preaching my life choices as a model for other people. It’s my life, I made my choices, I don’t regret my choices nor am I urging anybody to mimic them.)但是,如果只是一般的人,愿意怎样做,那是个人的事情,可一旦成了国家第一领导人,成为国家的代表,那么,个人的行为就成了国家的行为,其个人行为也必将成为其他人的典范。现在已经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选一个对家庭没有任何责任的女人来当我们的总理?一个对家庭,对孩子不理解、不关心的人会关心其他人的家庭和小孩?”
哪怕你有坚定的决心,有治国大智,但一旦你没有人情味,选民就不喜欢你。西方国家的政治,走的是平民政治,而不是东方国家的强人专制政治。平民政治家最重要一点,就是具有一般普通人的性格特点。你太伟大了,选民远离你;你太强势了,选民抛弃你。所以,要获得选民的支持,首先要放下架子,要懂得亲民。前总理霍克的一句:“你好?伙伴!”(How are you, mate?)将他和选民拉近,使他成了澳洲历史上最受选民喜欢的总理之一。
人们所关注的是谁来当总理,虽然澳洲不是直选总理,而是选党派,但实际上选党派便是选总理,如果仅是选党派,而不在乎谁当总理,那么,工党何以在大选之前,担心选民不喜欢陆克文而将他替换下?陆克文说他是民选总理,我觉得是对的,当时选民投票把霍华德赶下来,不就是为了换上他?我记得年初陆克文的名望还很高,支持率曾达到78%之历史纪录,可惜,不到一年,他便兵败如山倒,惨痛下台,这也彰显出了政治的险恶和难以预测。不过,坦率地说,我还是喜欢陆克文,这不单是他讲得一口流利的中文,而是由于他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格。
今年大选,我不会选工党,因为,首先我不会选吉拉德,不选吉拉德,就必不投工党的票,虽然,感情上我还是比较靠近工党的。其次,我觉得工党高层多阴谋少智慧,动不动就背后一刀,在我印象中这是第二次工党在任总理被宫廷政变赶下来,上一次是基廷把霍克搞掉,这次吉拉德又故伎重演。对自己的领导都不忠的政党,谁还相信她会对百姓忠诚?
我有可能选自由党,这基于自由党善于治国理财,而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来治国。
说不定我会投绿党的票,我觉得澳洲国家的未来,绿党起了很大作用。多数政党谈的是现在,唯有绿党说的是未来,凭这一点,就有支持的价值。
大选在即,无人能预测胜负结果,就像世界杯一样,赛场变幻莫测,除非我们再让章鱼哥来测试一下,或许会有一点结果。不过,以我个人之见,工党还会连任,吉拉德会是澳洲第一个民选的女总理,这是她的历史使命,或确切地说,这是一个人的命运。
2010年8月6日
(2010/08/06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