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賜麟哲學文選(24)--大滅絕的時代是否已來臨?(2)大滅絕的解套方案(二)第四產業的進程之一
由於創意密集型產業所牽扯的產業別:第四,管理,信息,創新科技,新能源,綠色與新文化等(以下以第四產業通稱),都還處於萌芽階段.
歐盟,美日等主要工業國政府,以英國為首,則率先把金融危機轉嫁到國家財政上.明顯走護盤大資本家的極右派路線.
而第四產業又大量集中在中小型企業手裡.所以,各大工業國政府並沒能力帶領全球走出金融危機.只剩下亞洲幾個新興經濟體:東盟與台灣,有條件突圍而出.
全球戰略佈局由此重新洗牌,以中國為主,台灣為首的世紀產業革命,於二戰後以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的歐盟美日,從此重心轉移到東亞地區來.
以下分別從政法體制,企事業單位,文化團體三方面,全面闡述這一場產業革命的來龍去脈.
在政法部門的管理密集型產業,是秉持專業分工的新形態政府體制,是集法國雙首長制與美國聯邦制的聯邦自治,可大幅精簡機構與降稅.並且,高效立法執行政府市場化.
在新型體制建立後,原本收斂式彼此頡頏的官僚系統,變成發散式能獨立作業的企業系統.政府職能由管理管制變成服務監督.
原本滯礙難行的行政法人化與國有民營化,蛻變成軍事與經濟戰略國有,後勤與社會,教育與文化民營,不再是一刀切,由政府或民間單方面獨享.
專業分工連帶而來的是企業倫理的建立,新文化產業也會受到重視.這是一步棋走活了,全盤皆活的連動關係.
政法部門的管理密集型產業,在眼下國共兩黨主政的兩岸,並沒有實施發展的可能.因為,國共兩黨皆以黨派利益為優先考量.一邊是堅持共黨的領導,一邊則為偏安維持現狀.
管理密集型產業,由司法,立法到行政,分別以肅貪,修改國號,變更國體為最高指導原則,共黨還在內部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拉扯中緩慢前進.國民黨則地方派系與公務員彼此頡頏之無法自拔.那裡有大幅變革的空間.
大陸只能以經改帶動政改的進程緩慢改革,台灣則只能透過國大修憲案:公民複決法,做為領土主權變更,解決主權爭議問題的突破口.
也就是說,以經改帶動政改,以台灣(主權)問題為突破口,是發展管理密集型產業的大政方針所在.此部份的論述悉數收錄在筆者已編輯完稿的:關於構建台灣成為燈塔之國的整體規劃一書中.
筆者:陳賜麟
地址:台灣高雄市三民區自立一路85巷6號5樓
電話:07-2850484
電子郵址:[email protected]
中華聯邦自治國: http://www.boxun.com/hero/chinafederal/
陳巧文Blog:http://www.blogger.com/profile/039129740151412367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