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洪哲勝:暴力也可建立民主 答洪哲勝:暴力也可建立民主
張三一言
【動武可能促變,可變成民主也可變成專制;公民社會可建立民主,建立民主也可以促進公民社會】
洪博士只拿形來論,不拿實來論。實質是,成吉思汗、毛共武鬥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政權,所以結果也就出現了“僅僅在於它能夠改變政權的所有”。不過毛共還為改變制度而武鬥,所以也就變原實質是民主的民主制度成為極權的共產制度了。不論你是和平的還是暴力的,你懷著甚麼目的去做,一般就得到甚麼政權或制度。就是說,結果決定於目的而非手段。被認為改良始祖的康梁因為目的是保皇,其結果絕不會出現民主制度或政權。你舉美國為例說明武力鬥爭得民主是例外,我則舉個正例,羅馬尼亞動用軍隊殺了羅共政權頭子,當然是歸類為暴力武鬥之列,可它並不只是“僅僅在於它能夠改變政權的所有”,而是改變了制度。這是因為其動武的目的(這裡不討論其出於軍人之本意還是局於東歐政治大氣候)是民主。還有啊,日德的民主(還是很好的民主)並不是由和平非暴力中來,而是由一個極端暴力來的(外國暴力也是暴力)。西德為甚麼會武鬥而民主,那是施暴力者美國目的要其民主;東德也是暴力加於其頭上,為甚麼又反民主?那是因為施暴力者蘇俄目的要其共產極權。這正如你所說的“改變政權、更換政權的掌握者當作運動的目的”,其結果是非民主有甚麼寄怪?
理由極簡單:這就是種下民主之種得民主之果,種下專制之種得專制之實;而不在於用人工的方法播種還是用機器方法播種。你現在所持的理論猶如說用人工播下蘋果種子會長蘋果,用機器播下蘋果種子會長出榴槤。
題外話,不作詳論,只提及一下。即使有明確的民主目的而作為(不管它是用甚麼方法手段)也未必能得到民主制度。能否得到民主的另一個決定因素是“過程”。如果在追求和建立民主過程中的反對力量是唯一的或一派獨的,雖然是以民主為目的,但建立專制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有相互制衡的兩派或多派則建立民主制度和政權的可能性極大。
當然,我不但不會反對,而且讚成你提倡的“社會擁有夠格公民─→導致民主造就優質民主”理論。我只是補充一下,建立民主制度也可以促進公民社會。但是,我不認同你的“武鬥的功勞─→變更政權”的武斷。如上所說,武鬥即能改變政權也能改變制度,武鬥既可能建立專制,也可能建立民主,包括優質民主。從思想方法來說,你只強調一面,並用這一面來否定另一面,而我則容納兩面。另外,你的思路是凡是暴力出民主的你都以例外來解釋(例如美國是原來有民主),結果當然是暴力無民主了。可是非暴力出現的專制比暴力出現的更多,又怎麼解釋?是不是由此可以得出“非暴力不能出民主"的結論?
我再說明一下,我絕對不會反對,還會支持《零八憲章》不主張武鬥,不主張暴力鬥爭,我反對一些人以種種名義,例如改良、理性、和平、溫和漸進、和解等名義“反對革命和反暴力”──請注意,重復強調一下:我不反對任何非革命非暴力的觀點、路綫和行為,但是對其中“反革命、反民眾用暴力反抗暴政”我堅定地反對。這就是我一貫強調的,所有不同觀點和派別都有權利和必要參與到促進民主進程中去;各派中最好能互相配合,最低限度要做到不互相反對和否定。
請你洪博士注意,我從來沒有反對過你改良非暴力的主張,我還支持過你不少,我反對的是“你的反對”──你的反革命、反民眾用暴力反抗暴政(這點請你務必注意)。就是說,我從來沒有否定或反對你,而是你反對或否定我。也請注意,我是在維護中國民眾有革命和暴力反抗暴政的權利,而不是提倡暴力。
補充說一下,中國有名的溫和漸進改良非暴力團體應屬中國和解智庫,我不但沒有反對他們,而且支持他們,我與他們關係很好。這是為甚麼?理由很簡單,他們不反革命,而且樂見與他們觀點不同的派別有所成。這才是政治家、時政評論者的高貴品質和風度。
我想極都不明,為甚麼一些主張溫和漸進改良者能對對極權暴力暴政講“沒有敵人”,對革命和民間暴力反抗暴政則持絕對反對和否定態度,要趕盡殺絕!這是甚麼思想?這是甚麼愛憎感情?
2010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