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構建兩岸經貿平臺的整體規劃(22) 七:如何面對亞元時代的來臨?--談談第二代廣場協議(一)
大家好:
首先來解釋匯率自由化與第一代廣場協議的關係.
由於世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資本掌握在五大工業國手裡,所以,所謂自由化其實就是五大工業國化.
但1985年9月的五大工業國,是以資本主義制度做為發展經濟的手段,掌握資本者才是真正的老板,政府不是.所以,無所謂根據匯率來打壓別國政府的國際戰略考量,只有挾資本與技術優勢壟斷市場的問題.
以台灣為例,二十餘年前的台灣是以勞力密集型產業從美國賺取大量外匯.然後應美國的要求大幅升值近40%,產業於是大量外移至大陸.原大量外匯被用來做高科技產業的後盾.這才有後來的半導體產業與科學園區.
台灣的產業升級成功大半,一半取決於匯率自由化,另一半取決政府,工研院與企業界的合作.
其他島內的股市泡沫化與房價低迷,完全是過度哄抬的結果,降溫與低迷長達十餘年是回歸正軌的好事,與匯率自由化一點關係也沒有.
大陸現也走到這個關口,而且情況比台灣更嚴重.台灣是民間企業掌握近90%的資本,想法也比較開放.大陸則現還超過一半資本掌握在政府手裡,而且還把匯率當對內的主權看待.
匯率沒自由化則通貨無處宣洩,必然以通膨與股市房市的狂飆下場變相升值,境內會成為大錢吃小錢的殺戮戰場,不旦市場秩序無法維持,社會秩序也連帶受到拖累.(待續)
筆者:陳賜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