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緬雙方“沒有愛情的婚姻”
作者:蘇溫檀 (Soe Win Than )
BBC 廣播電臺緬甸語副組長
緬甸是世界上第一個在1949年10月1日便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
在那前一年, 緬甸已經從英國人的手上取得了獨立, 可是又陷入共產黨和各少數族裔叛軍的各次混亂交戰中。
緬甸共產黨人獲得了與他們有共同的意識形態的中國共產黨同志們的在精神和物質上的同情和支持。

緬甸政府軍與少數族裔沖突的地區圖
緬甸政權迅速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有其私自的原因。
曾為1970年代緬甸駐華大使、前政治家的他堅蟬屯 ( Thakhin Chan Tun, 音譯 ) 先生認為:“ 顯然政府是希望中國減少對緬共的支持, 平衡兩國的關係,并希望中方不要公開地支持緬共。”
可是, 中國官員對其鄰國者拍著肩膀說,共產黨人親密的關係只是兩黨之間的關係, 中國希望兩國政府的關係得到美好的發展。
緬方對此的回答不太滿意, 但是他們被中方提供的巨大的無息派款而不再出聲。
緬甸亦要對付由中國改代換朝的結果帶來的影響。 當共產黨打敗國民黨,把蔣介石軍隊推到緬甸的東北地區並侵佔了一些市鎮。 多年後,上千的緬甸軍人曾為擊退中國白軍而在戰場上犧牲生命。
“ 借刀殺人 ”
1967年, 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又帶來了另一個對緬甸的影響。
仰光各華僑學校的華人學生,胸佩戴毛澤東像章,手揮拿毛語錄, 高聲對教師和教育當局呼喊和挑戰。 由此發生了華人和緬人的各種衝突。
在各次衝突中, 一些華人被殺害, 多間華人居所被損毀。
中國當局向緬方提出抗議和敦促緬甸要保護當地華人家庭。 緬甸當局出手對付了一些衝突中的罪犯, 但中方以此衝突為借口支持緬共推翻緬甸中央政府。在此以前,中國對緬共只是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 可是發生了各次衝突後, 中國共產黨開始公開地對緬共提供武器支援。
現生活於中國雲南騰中的緬甸共產黨發言人粕檀壯( Po Than Chaung )承認, 中國提供的武器援助使他們取得了一些軍事上的勝利,而以前無人想過他們可以做到的事。
由此,兩國的關係緊張起來。儘管兩國政府保持友好的態度,雙方的領導人經常訪問來往, 可是緬甸的軍方將領們對中國曾經干涉緬甸事務和支持緬共的行為仍然感到有所怨恨。
一位現居於美國的前軍事情報軍官、也是外交官的亨林何杜 ( Aung Lin Htot ) 先生說道,就是目前的軍人政府裡面的最高領導人對中國都沒有信任。
他說:“ 幾乎各個將領, 包括丹瑞 ( Than Shwe ) 總帥和茂阿葉 ( Maung Aye ) 副總帥曾經在東北地區指揮軍隊與中國支持的緬共打仗。 他們仍然記得昔日的戰事,並偶爾還談起對中國的憎恨。”
雙方的利益
然而, 至1988年, 當緬甸軍人奪權, 野蠻地鎮壓上千的和平示威人士之時, 中緬關係突然改變了。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和歐盟為首帶領一些國家共同指責緬甸新軍人政權並對它開始實行制裁。
此局勢使得緬甸軍人政府轉向中國尋求庇護。

緬甸政府軍
各個中國公司獲準優惠並簽訂各種合同在緬甸經營。 從很久以來,緬甸豐富的各種礦產和資源都是中國窺視的東西,而現在卻正好機會讓他們來到緬甸工作、開拓和掠取緬甸的資源。
通過邊界檢查系統的貪污和散漫,一股潮流從中國源源不斷地涌向緬甸。 它也改變了東北地區一些城市的面貌。甚至在緬甸的中部, 第二大城市馬德萊 ( Madalay ),曾是昔日舊王國的地帶也變為大部分屬於這批新移民的居住和經營場所。
居於馬德萊的著名記者拷銀敏 ( Kyaw Yin Myint ) 認為:“ 在城市中心, 人們可以看到在各棟房屋、商店前漫天都是掛滿寫著華文的紅色橫牌。 一到中國新年期間,城市又癱瘓了,因為所有的商業場所都關門。 以前由當地人經營的活動都掉進新來者的手裡。他們可以在緬甸居住,但不會講緬甸話。”
當地人本來都是生活、工作在郊外地區, 他們對新來者有所憤怒, 但對此況又不能做甚麼的改變。
緬甸流亡政府、緬甸民族統一聯盟政府中負責對聯合國關係的發言人他翁盾 ( Thaung Tun ) 博士指出:“當時2007年, 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緬甸問題表決的時候, 中國卻投了否決票。 三天後, 緬甸各將領們就與中國簽訂了允許中國國營公司經營的各種合同, 向他們售賣在緬甸西部沿海地區的斯威 ( Shwe )氣田的天然氣。 ”
“ 有趣的是, 連印度與南韓都曾經提出過以更為高價來購買天然氣,但最終合同跌入中國的手裡。 後來我們就看到中國在國際各個輿論臺上不斷地積極地保護緬甸。” 此使到很多緬甸人感到將領們可以擺脫其殘暴鎮壓民眾的罪行,而他們得到中國在後面的支撐。
人們開始把緬甸不進行改革的問題歸咎於中國。
應該警惕啊 ! , 這位舊軍官警告說。 緬甸各將領們實際上對中國一點也不信任並準備迎頭對付那個強大的鄰國。
他翁盾先生繼續說:“ 若我們觀察緬甸的軍隊力量, 你們將看到各個新的軍事命令都針對沿著中國邊境的地區。 各將領們常常感受到如果有某一個國家的突擊進犯,那將會來自東北方。 你們可以將這個地區的軍事部署計劃與其他的地區,例如與泰國接壤的地區比較一番就看到了問題。”
最近一份由國際危機研究組織所發表的報告指出, 緬甸和中國的關係可以解釋為一頭只為了利益而沒有愛情的婚事。
中國需要緬甸豐富的天然資源, 而緬甸的軍人政府需要如中國那樣強大的國家來對抗民主力量。
中國希望它的鄰國是個穩定的政府,從而使邊境地區得到穩定。
可是最近發生在果敢地區的事件:緬甸政府軍發動打擊少數族裔的戰役,令使眾多難民逃入中國邊境。 局勢表明沒有一點的穩定 。

少數族裔卡金兵士
當美國日益有跡象表示重新檢討對緬甸強硬的對策之時, 那麼,緬甸將領們可能就感到中國的庇護再沒有像以前那般的重要了。
一種關係只是建立在各方利益的基礎上, 當一方看到不利於自己的,不需繼續維持下去的話, 那麼這種關係就不可再存在的了。
嶺南遺民譯
2009/9/27日
此文于2009年11月15日做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