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兆麟被殺案的疑點與真相
——又一宗千古奇冤真相大白——
李兆麟死於情殺 楊綽庵終於平反
鄭義
李安導演的《色戒》轟動國際影壇後,使人回想起六十一年前的一宗政治化的情殺案,不過案件的角色調轉了:死者是共軍將領,刺客係混血女郎。
一個甲子以來,中共把該案描述成「國民黨策劃謀殺」,而且先後推出許多版本,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是「反動市長」楊綽庵殺害李兆麟嗎?
版本一:國民黨反動市長楊綽庵殺害了李兆麟
原敵偽通化支會宣傳部長孫耕曉,現國民黨通化縣黨部書記長,勾結已被蘇軍繳械的日本關東軍第一二五坦克師團參謀長藤田寶彥,網羅了一批日軍軍官,組織了一支約3000 人左右的暫編東北邊區部隊,製造了一起「二•三通化暴動」。這次暴動迅即被中共通化省委和通化支隊撲滅了。「保密局」毛人鳳以此為藉口,誣指此次暴動係李兆麟主使,設計謀殺李兆麟。派人在中蘇友好協會門前埋伏。結果,特務把李鈞誤為李兆麟,致使李鈞遭到殘殺。
首次行動失敗,毛人鳳再次密令哈爾濱市警察局長余秀豪負責謀殺李兆麟,余為廣東人,曾任浙江警官學校國際警政教官。
1946 年3 月8 日,哈爾濱市舉行慶祝「三八」婦女節集會,李兆麟出席了大會,並在會上抨擊了國民黨政府破壞和談蓄意挑動內戰的行逕。當晚回到家裡,李兆麟患了感冒,第二天(3 月9 日)在家休息。這天下午四時,有人送信給李兆麟,原來是國民黨哈爾濱市市長楊綽庵,邀約李兆麟到他寓所談話。一會兒一輛汽車來至李宅迎接李兆麟。開至中蘇友好協會附近,汽車突然拋錨,李兆麟的警衛員下車幫助修車。李兆麟下了車,步行去水道街9 號(與中蘇友好協會相距100 米左右)楊綽庵的寓所。一進門,就碰上楊綽庵的女秘書孫格齡(她便是余秀豪秘密安置在中蘇友好協會工作,以監視李兆麟行蹤的保密局女特務)。李兆麟對她也十分熟悉,隨即脫下大衣,交給孫格齡,便進入會客廳,與楊綽庵市長見面談話。交談中,孫格齡送進了一杯茶。李邊喝茶,邊聊天,不久即感到腹部劇痛,他臉色蒼白,滿頭虛汗,隨即瞳孔放大,倒在地上,中毒而亡。(摘自「紅色旅遊網」)
說楊綽庵殺李兆麟,難以令人信服。國民黨松江省府、哈爾濱市府統共十幾個人,七八條槍,豈敢在蘇聯佔領區內行兇,國民黨人也很清楚,城裡城外到處是中共武裝,殺一個無關大局的李兆麟,根本犯不上。此種說法的產生,有人認為與張莘夫事件*有關,中共備受全國輿論指責,就生造出個國民黨殺李兆麟來。
「官方版本」一可謂滿紙荒唐言:試舉幾例:
1.鎮壓通化日本人暴動者為朝鮮部隊,與遠在北滿的李兆麟並無關係。
某方把這兩者硬扯上,作為「國民黨反動派」殺李的動機可謂驢頭不對馬嘴。當時哈爾濱在蘇軍和共軍聯合佔領之下,以哈市長楊綽庵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成天提心吊膽,為自己的安全擔心,根本沒有殺李的膽量。
2.「保密局」毛人鳳設計謀殺李兆麟
而實際上,保密局成立於1946年8月,毛人鳳任局長則是1947年12月。而李兆麟死於1946年3月。
3.「毛人鳳再次密令哈爾濱市警察局長余秀豪負責謀殺李兆麟」
而實際上余秀豪是「美國警察專業化之父親」沃孟的學生,美國柏克萊大學畢業。在人事上屬於「警政系」,並不是國防部「保密局」成員。又怎能受命於毛?
4. 「這天下午四時,有人送信給李兆麟,原來是國民黨哈爾濱市市長楊綽庵,邀約李兆麟到他寓所談話。一會兒一輛汽車來至李宅迎接李兆麟。」
更是胡扯!這天楊根本沒有邀請楊。更沒有派汽車,因為李自己就有汽車,隨從衛兵前呼後擁,好不威風。中共對國民黨非常敵視,又怎麼會讓衛兵擅離職守,幫助「反動派」的司機修理「反動派」的汽車呢?
5.「楊綽庵的女秘書孫格齡」
孫格齡是哈爾濱人,混血美女,根本不是楊的秘書。相反她在「中蘇友好協會」工作。換今天的話說,她在「我黨省委」工作,是「我黨」機關工作人員。如說她是「我黨」幹部的女秘書,則較可信。
6.「李在水道街9 號(與中蘇友好協會相距100 米左右)楊綽庵的寓所被毒殺。」
越吹越離譜了。楊綽庵的寓所並不在水道街9 號。
中華民國哈市官員一共只有26人,都住在水道街八雜市對面的榮屋旅館,楊另有一臨時住所吉林街的馬子元公館。中華民國哈市官員一共只在哈市呆了3個月,在蘇聯佔領軍佔領的哈爾濱形同囚犯。他們哪裡敢住到離「我黨」省委只有100米的「我黨」機關工作人員孫格齡小姐的閨房裡呢?
看到這裡,讀者不禁會啞然失笑:「老革命」下次在誘騙青年的時候應該事先打個草稿,免得扯謊太不靠譜。其實「老革命」並不象「瘋中一奸」一樣喜歡即興創作,他說的正是官方關於李兆麟案的最初版本
政府不殺周恩來毛澤東葉劍英董必武等等更重要的人物,找個這樣一個根本就是個搖頭大老爺殺了起什麼作用?難道國民政府都是傻子不成?更何況牽動蘇聯,肯定得不償失。隨便到重慶或者北平找個三人軍調小組的共黨小組長都比李兆麟有價值的多!
李兆麟和混血美女關係不尋常
版本二:
「抗戰勝利後不久,李兆麟將軍就來到了哈爾濱市工作,做當時的濱江省副省長。1946年3月8日,哈爾濱首次慶祝「三八」婦女節, 時任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的李兆麟同當時的國民黨市長在會上是各敲各的鼓,各吹各的調。
這天晚上,李的同志曾特意趕到他家裡對他說:「常有你的黑信,說要殺你!你要當心!」李兆麟沒當回事地說:「殺我幹什麼?我值幾文錢,抗戰這麼多年,日本鬼子的槍子兒在我的背包和棉大衣上打了八、九個眼,也沒碰到我的肉……。」
3月9日晚,市府女秘孫格齡像往常一樣約他晚上下班後,到她的宿舍裡坐坐。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後,李兆麟將軍打發走了警衛兼司機的小王,自己騎著帶斗的三輪摩托車來到了女秘孫格齡的住處。本來到女秘孫格齡的住處『坐坐』已經是個常事了,可是這次卻不同一般,剛一進屋,就被幾個彪形大漢按倒在地,問他是不是李兆麟,而且還用照片對了對,然後才對他說,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李兆麟沉默了半天之後,說道:『先讓我坐起來行嗎?』幾個彪形大漢於是鬆了鬆手,讓他坐了起。李兆麟整了整衣帽,清晰而緩慢地說道:『槍林彈雨、一生戎馬沒有倒下,現在居然落個這樣的結局,看來要革命就不能要女人啊。好了,你們開始吧,最好動作俐落一點。』」(摘自「紅色旅遊網」)
這段描述有這樣四個問題:
一 李同孫格齡的接觸已非一次。它驗證了組織上為什麼在「三。八節」當晚派人提醒李兆麟。
二 百米之遠,李還用騎跨斗摩托去嗎?
三 水道街九號是孫格齡的宿舍嗎?
四 李兆麟為什麼死前要說:「看來要革命就不能要女人啊!」
混血女郎自稱「烈士子女」
版本三:
此案就是在國民黨接收大員余秀豪、楊綽庵的直接指揮下,由軍統特務經過長期的秘密策劃而陰謀實施的。他們列出了暗殺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的名單,李將軍的名字被列在第一位。為此,他們最後選定了辦事員、軍統女特務、中俄混血兒孫格齡。人員選定後,何世英先派特務劉明晨做孫格齡的思想工作,後又親自向孫佈置了具體任務。任務佈置完後,何向孫說:「你要偽裝進步,設法與李兆麟接近,然後把他引到指定地點行動。」特務孫格齡接受何世英的任務後,想方設法接近李將軍,2月28日利用在市政府開會的機會認識了李兆麟將軍。此後多次找機會與將軍接觸,稱自己是烈士子女,對國民黨的作法很不滿,並表示對將軍很敬仰,願意為將軍做些工作,獲得了李將軍的好感。之後她約請李兆麟將軍,如有機會去其家坐坐。李將軍考慮到此時正是聯合各方面力量的時候,於是答應前往。3月8日上午,孫格齡又發出邀請,李將軍見其態度誠懇,便同意9日去孫家。9日一大早閻鍾璋、劉希賢、劉文升、馬健胤、劉明晨、閻力為、孫格齡等特務和其所僱的殺手孟慶雲、高慶三等人便急急忙忙地趕到現場進行暗殺前的佈置。何世英惟恐安排有漏,又專門到現場檢查。佈置妥當之後,閻鍾璋令劉希賢帶領馬健胤、劉文升、劉明晨、閻力為及其他人到屋外擔任警戒,如果李兆麟帶有衛士,就採取相應的行動,一定要完成這次任務。下午4時,李兆麟將軍從中蘇友協隻身來到水道街9號院內,剛向鄰居打聽孫是否住在這裡,女特務就急不可耐地迎上去,將李將軍引進二樓室內。這個人面獸心的女特務,竭力裝出副笑容可掬、畢恭畢敬的樣子,未等李將軍坐穩,便去廚房倒茶。走進廚房,孫格齡便急忙將早已準備好的毒藥放入茶內,又嗅了嗅,看看是否有異味,見沒有什麼味道,便端了進去。心懷鬼胎的孫格齡極力保持鎮靜,把毒茶端到李將軍的面前說道:「將軍辛苦了,請先喝一杯茶,休息一會兒,晚輩再聆聽前輩的教誨。」李將軍毫無防備之心,接過孫的茶,慢慢地喝了下去。喝完茶後,還沒談幾句,便嘔吐不止,旋即便暈倒在地。孫格齡見李將軍昏倒,不由內心恐懼,大叫道:「昏倒了,昏倒了,還不快點出來動手!」聽到叫喊聲後,閻鍾璋、高慶三、孟慶雲3人如餓狼般地躥出,孟一把將桌子推倒,搶過李將軍口袋裡的手槍;喪心病狂的高慶三心狠手辣地用匕首朝早已不省人事的李將軍連刺7刀,其中一刀割斷了將軍的氣管。抗日猛將、民族英雄、人民的優秀兒子李兆麟將軍就這樣被國民黨特務殘酷地暗殺了。被害時年僅37歲。殺害了李將軍後,余秀豪、何世英等令兇手們暫與軍統斷絕聯繫,趕快逃走,就是不幸被捕,也不許承認是軍統的人,將來自會有好處;對孟、高兩殺手,各給了幾千塊錢了事。這些兇手害怕遭到人民的嚴懲,紛紛尋找藏身之地去了。弄清了這些情況之後,哈爾濱市委明確指示,兇手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一定要緝拿歸案。1948年我偵察部門在長春逮捕了特務、兇手劉文升,1949年又逮捕了特務、兇手閻鍾璋、劉明晨、孫鏡海,到1955年除余秀豪、何世英、孫格齡3名特務逃亡境外外,其餘十多名首要份子、幫兇全部被擒,受到了法律的嚴懲。(摘自《國家安全通訊》何振羽)
版本四:李兆麟女兒講述父親生前身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張卓婭出生三個月就與父親永別,她寫的材料都是依據前述版本添枝加葉,故從略。
以上四個版本各不相同,也許都是歷史的「盜版」。但共同點是:不論怎麼描述,都讓人看到了一個女人神秘的微笑。
那麼,再來看一個「正版」吧。
與漂亮混血女郎有約
版本五:李兆麟是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之一。曾任中共滿洲省委組織部部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等職。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濱江省(後併入黑龍江省)副省長兼中蘇友好協會會長、松江軍區副政委,同國民黨反動派破壞和平、發動內戰的陰謀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國民黨軍統局濱江組的特務對李兆麟恨之入骨,將他列為第一號暗殺對象,並且做了長期的準備和周密的計劃。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