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确认第二宗儿童肾结石病例 伊利牛奶产品已经先后在香港和澳门撤架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周一晚(22日)证实,一名男童因饮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类制品肾脏有结石,使香港相关病例确诊个案曾至第二宗。
这名四岁男童在香港出生,但居于内地,报称有饮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类制品,内地医护人员诊断他的肾脏有结石。
其父亲今日携带他到香港玛嘉烈医院检查,血液及尿液测试结果均显示他的肾脏结石,随后入院治疗,情况稳定。
玛嘉烈医院今日为另外有63名声称曾饮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类制品的人士提供诊治,他们包括34男29女,年龄介乎两个月至十七岁,无须留院。
紧急立法
此前,香港政府紧急立法,禁止食品含有过量三聚氰胺。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嶽星期一(9月22日)宣布,有关法例将在星期二(23日)刊登宪报,即时生效。违例者最高可被判处5个月监禁,并处罚款5万元港币。
在紧急立法下,婴幼儿和孕妇配方奶粉每公升的三聚氰胺含量不可高于1毫克,其他食品则每公升不可高于2毫克。
周一嶽说,这次制定的标准,比欧、美国家还要严谨,其中也考虑了食物制造和包装过程当中的污染因素。
另一方面,因应最近几天香港不少家长带着曾经饮用有问题奶品的孩子到医院求诊,特区政府也将安排全香港18处政府门诊专责提供免费评估服务,另有7家医院设立特别评估中心。
一批香港家长星期一带着怀疑患上肾结石的小孩到新界玛嘉烈医院求诊,但是由于安排出现混乱,引来家长们的批评。
周一嶽下午在召开记者会宣布紧急立法决定时,也就此作出了道歉。
目前,香港已经证实一名3岁大女孩饮用中国伊利牌液体牛奶后患上肾结石。
香港医院管理局星期一透露,新界屯门医院接收了一名怀疑患上肾结石的儿童,尚待进一步检验。
来源:B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