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字架的道:16.17.18.19.20 主题:十字架的道:16.17.18.19.20
[文报论坛] 第十六課 稱義 書名:十字架的道
稱義的意思,是比赦罪更深的。赦罪意即有罪,但是神赦免我們的罪。稱義意即神不只赦我們的罪,更稱我們為義。赦罪就像我們中國從前的大赦,所有罪犯均得免刑;稱義就是現今法庭的宣告無罪。所以稱義是比赦罪更進一步的。每一個相信主耶穌的人,都是已經蒙神稱義的人。我們不只應當相信我們每一個都是已經蒙稱義的人,並且應當常有這稱義的膽量,站立在神的面前。雖然有時軟弱、跌倒、失敗、犯罪,然而我們還是被神所稱義的,一點沒有因自己的罪而更變。我們稱義後,不能因行為好而更得稱義,也不能因行為歹而減少稱義。稱義不是因行為得的,所以也不能因行為失去。所以,無論自己如何,信徒有一個權利,就是天天總要因著主耶穌功勞的緣故,相信自己是被神所稱義的。神接納相信基督的,一如接納基督一樣。
一 信徒是被管理天地的主所稱義
『神稱他們為義』 羅八33
二 恩典是稱義的源頭
『蒙神的恩典』 羅三24
『得救是本乎恩』 弗二8
『因祂的恩得稱為義』 多三7
三 稱義是根據於基督的順服
『因一人的順從』 羅五19
『順服以至於死』 腓二8
四 基督的寶血是稱義的代價
『靠著祂的血』 羅五9
『藉這愛子的血』 弗一7
五 稱義是因信得著的
『因信』 羅五1
『因信耶穌基督』 加二16
『凡信的』 徒十三39
六 基督的復活是稱義的證據
『為我們稱義復活』 羅四25
『從死裏復活』 羅六6~9
『一同復活』 弗二6
七 善行是稱義的結果
『信而無行是死』 雅二20~26
『你們的光當照在人前』 太五16
『熱心』『留心行善』 多二14,三8
『為要叫我們行善』 弗二10
@@@
第十七課 成聖 書名:十字架的道
聖經中各種的道理多有三層,成聖的道理也有三層:
甲, 信徒接受耶穌基督所流的血,以遮蓋他罪惡的時候,他在神面前的地位,已經是聖潔的了。(來十10。)
乙, 信徒在經歷上,藉著聖靈的工夫而成聖,天天靠神的話,離開罪惡、和罪的束縛。(約十七17~19。)
丙, 基督再來的時候,信徒的靈、魂、體要完全成聖。(帖前五23。)
一 我們靠父神得成聖
『在父神裏』 猶1
『無有瑕庛』 弗一1~4
『你們要聖潔』 彼前一15~16
二 我們在基督耶穌裏成聖
『在基督耶穌裏』 林前一2,30
『都是出於一』 來二11
『只一次獻上』 來十10,14
三 我們因著聖靈成聖
『因著聖靈』 羅十五16
『藉著…靈』 林前六11
『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 帖後二13
四 靠耶穌基督的血成聖
『用祂自己的血』 來十三12
『基督的血』 來九14
『血…洗淨我們』 約壹一7
五 因信成聖
『因信』 徒二六18
『藉著信潔淨』 徒十五9
『信心…勝了世界』 約壹五4
六 因真理成聖
『因真理』 約十七17~19
『因神的道』 提前四5
『順從真理』 彼前一22
七 信徒必須在一切的事上成聖
『靈魂體完全成聖』 帖前五23
『心裏尊主基督為聖』 彼前三15
『要追求聖潔』 來十二14
@@@
第十八課 教會 書名:十字架的道
這一個辭,真是難譯,教會二字實在不能表明原文的意思。這字在原文是『以古利西亞,』意即『蒙召出的會眾,』或『蒙召出的人聚集。』由此看來,教會乃是一班『蒙神恩召出世的人聚集在一起』時的名稱。所以凡沒有蒙召出世的人都不屬乎教會。
一 誰是屬乎教會的
『信的人』 徒二44
『得救的人』 徒二47
『信的人』 徒四32
『教會…門徒』 徒八1
『教會…門徒』 徒十一26
『成聖,蒙召作聖徒』 林前一2
『聖徒』 林後一1
『身體』 弗一23
『身體』 西一24
稗子和麥子乃是同在『世界』裏長大,並非同在教會生存。照著聖經來看,教會裏除了重生得救的人之外,再沒有別種的人了。就是已得救的信徒犯罪,也當趕出方可以。(林前五5,11~13。)
二 教會是誰設立的
『我』 太十六18
『主』 徒二47
『耶穌基督』 林前三11
『元首基督』 弗四15
『被建造』 彼前二5
照此看來,人是不會建立教會的。
三 教會可否分宗派
『合而為一』 約十七11,21~23
『一處』 徒二43~47
『基督是分開的麼』 林前一12~13
『身體只有一個』 弗四3~4
『結黨、分爭、異端』(原文宗派)加五20
四 教會的聚會
地方『一處』 林前十四23
名字『我的名』 太十八20
主席『聖靈』 林前十二11
主領『或有』 林前十四26
(有時,有特別教師來教聖經則例外;如保羅和巴拿巴的工作然。)
會眾『慎思明辨』 林前十四29
原則『安靜』『次序』 林前十四33,40
婦女『閉口不言』(只指有男界的會說)林前十四34~36
目的:『造就』(對內) 林前十四26
『勸醒』(對外) 林前十四24~25
五 教會的工作
傳福音 太二八19
作見證 路二四47~48
傳道 徒八1,4
禱告 徒十二5
受苦 羅八17
為主活 林後五15
使神得榮耀 弗三21
使仇敵知神智慧 弗三10
獻給基督 弗五27
使基督心滿意足 賽五三11
等候救主再臨 帖前一10
腓三20
@@@
第十九課 審判 書名:十字架的道
有的人以為,到末日的時候,只有普通的審判:無論猶太人、異邦人、信徒、罪人、綿羊、山羊,都在那時到父神面前,而被安置在左邊或右邊。但是,神的聖經中,始終沒有這樣的道理!聖經所記的,是幾個,不是一個的審判。這幾個審判中的受審者,受審的地方,受審的時候,受審的根據,都不相同。
一 信徒的罪已受審判
時期─主後三十三年
地方─十字架 約十九17~18
根據─基督的死 羅五8,林前十五3
結局─信者稱義 彼前二24,林後五21
二 信徒的行為將受審判
時期 林前四5
路十四14,提後四8
地方─『空中』 帖前四16~17
根據─『人的行為』 林前三13
結局─『賞賜』或『虧損』…而『自己得救』林前三14~15
三 列國將受審判
時期─『人子來』 太二五31~32
地方─『約沙法谷』 珥三2,12,14
根據─『我弟兄』 太二五40
結局 太二五46
四 已死的人將受審判
時期─『定了一日』 徒十七31
首次復活後一千年 啟二十5,7
地方─『白色大寶座』 啟二十11
根據─『案卷所記載』 啟二十12
結局 啟二十15
三、四 比較表
列國審判 死人審判
沒有復活 有一次復活
尚活的國受審 已死的人受審
在地 天地化去
列國審判 死人審判
沒有案卷 案卷開
三等的人─ 只有一等的人─
綿羊山羊兄弟 死人
基督顯現的時候 基督作王後一千年
附註
神的聖經教我們說,信徒行為的審判,是用懲治,(林前十一31~32,)根據於子道的。(來十二6~7。)引證:(撒下七14~15,十二13~14。)
聖經又教我們以天使的審判。(林前六3,彼後二4,創六3~4,比較猶6。)
全文完
@@@
第二十課 基督第二次的降臨 書名:十字架的道
聖經始終沒有告訴基督徒去豫備死,只命他們要常常儆醒、等候,並盼望基督的再來。
一 無論何時祂都可再來
『要儆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那一天來到』太二四42
『要儆醒』 太二五13
『等候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 林前一7
『我們等候救主』 腓三20
『等候祂兒子從天降臨』 帖前一10
『等候所盼望的福』 多二13
二 主再來到地上是有身體的
『我去…我必再來』 約十四2~3
『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要怎樣來』 徒一9~11
『將來要向那等候祂的人第二次顯現』 來九28
『因為主必親自』 帖前四16
三 對於教會的關係
(一)『提到雲裏…與主相遇』 帖前四16~17
(二)『我們必要像祂』 約壹三2
(三)『改變形狀,和祂…的身體相似』 腓三21
(四)『基督同作王』 啟二十6
(五)『為國民及祭司』 啟一6
(六)『不再有死亡…悲哀哭號疼痛』 啟二一4
(七)『無玷污皺紋瑕疵』 弗五27
四 對於世界的關係
(一)『地上的…』 腓二10
(二)『無不口稱耶穌』 腓二11
(三)『供出來』 太十二36
(四)『神審判人隱祕事』 羅二16
(五)『離開』 太二五41
(六)『學習公義』 賽二六9
(七)『不再學習戰事』 彌四3
五 對於以色列的關係
(一)『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羅十一25~26
(二)『將他們安置』 賽十四1~3
(三)『救贖的民歸回歡樂』 賽三五8~10
(四)『因耶路撒冷歡喜』 賽六五19~20
(五)『作為供物獻給耶和華』 賽六六20
(六)『安然居住』 耶二三5~6
(七)『祂要作王』 路一3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