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备首先找到与赛福鼎取得联系的中介
选择偃武修文自我牺牲的人子(7)
2008-12-22
首发于中华合众国网站以独攻独论坛http://www.tianyao.org/frame-php4.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1.回顾和平演变30年,陈泱潮(陈尔晋)全面挑战邓小平
2.1977年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我个人最重大的人生十字路口
3.首次刻印《特权论》地点的选择
4.当时堪称【精神思想理论核武器】的产生
5.前往新疆乌鲁木齐经费的准备
6.预备到新疆乌鲁木齐的初始落脚点
7.预备首先找到与赛福鼎取得联系的中介
我当时在宣威煤矿机械厂工会工作。厂广播室由我管理,负责上下班播放音乐或者连接中央广播电台的时事新闻广播。在若干音乐唱片中,有一张新疆歌舞团维族作曲家为赛福鼎诗歌谱写的乐曲。我想,只要先在亲戚家住下,再去歌舞团找到这位维族作曲家,他既然作为知名的维族作曲家为赛福鼎诗歌谱过曲,就不难和赛福鼎取得联系。
那么,怎样才能取得这位维族作曲家的信任愿意去联系赛福鼎呢?一靠我脑海里形成的《特权论》体系化的思想理论,这套思想理论在当时具有石破天惊发聋振聩的巨大能量;二靠手中拿着的《特权论》的异名《论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全文首次红油墨刻印本;三可以暗示卖关子——当时的中国人几乎都知道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一个失踪于民间的小儿子毛岸龙,而我当时的形貌气质颇有毛泽东的韵味,以至于多次发生过有陌生的小孩子尾随我喊“毛主席毛主席”的事情……四在当时举国正纠缠在“四人帮”说毛主席说要“按既定方针办”;而华国锋却说毛主席说的是“照过去方针办”,到底孰是孰非非常困惑的情况下,说遵照毛主席生前指示(毛泽东确实有过若干关于“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地方怎么办”的说法),关键时刻来找赛福鼎同志,详细传达毛主席逝世前夕“真正确定下的既定方针”——《论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九章基本方针》,这对于当时的中国人非常具有吸引力,完全能够打动这位作曲家,使他不能不认为事情重大,不能不积极前往联系赛福鼎,转达说《论无产阶级民主革命》作者马东伍遵照毛泽东指示,前来要求单独会见他!赛福鼎一看成文的《论无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不认真考虑会见我的问题。
附件:特权论·第九章 基本方针
一、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要将高度组织的政经一体化公有制社会 生产力的桎梏--权力被少数人强制性固定化垄断的生产关系,予以彻底粉碎;就是要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结论,变为千百万革命分子的实践、变为既牵动整个下层劳动人民、又牵动整个上层统治集团的空前的群众运动和空前的社会革命;把反修防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把改良主义的幻影清除 干净,把上层建筑领域里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地、生动地开[页185]展起来,用以巩固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保卫和发展真正的社会主义经济基 础,从而既能前所未有地解放劳动,解放社会生产力,高速度地发展社会主 义生产,又能有效地粉碎修正主义上台的现实威胁,赢得社会主义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全面地、稳固地奠定基础。
二、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直接目的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这种无产阶级民主制度,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 人民管理制”(马克思:《法兰西内战》,见《马恩列斯论巴黎公社》第6 1页)相结合的完[页186]全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民主制度,决定性地要打倒官僚主义者阶级,粉碎少数人对多 数人强制性固定化专政的特权生产关系;决定性地要将任命制、等级制、国 家机关自治化,以及对党的神话,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去;决定性地要建立和健全马克思主义的法制、实行普选制、把奴隶总管党变为奴隶工具党, 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国家形式;决定性地要保障人权。等等。
无产阶级民主制度,定将确保劳动人民能够真正当权。在无产阶级民主 制度下,每个劳动者都能真正地享受到主权,人格受到应有的尊重,聪明才智得到应有的培养、锻炼和发挥。领导者只有取得被领导者大多数的同意, 才能领[页187]导。被领导者一旦为大多数劳动者需要,就能光明正大地成为领导者。同样,领导者一旦为大多数劳动者不赞同,也能不至蒙受阴 谋诡计的暗箭和死无葬身之地的毁灭的恐惧,平安地回到被领导者的正常生活中。无产阶级民主制度,将在事实上而不是在口头上使人民大众真正地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将切实保护人民,保护革命,保护一切革命的创造性的见解和活动,将帮助人们打开思想的牢笼,把人们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并且依靠这些创造力全面完成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使社会早日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消灭压迫;使人类的注意力早日集注到发展科学、征服自然上来;使人们早日完全享受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页188]择职业的自由。建立这种无 产阶级民主制度,定将对绝大多数人们的未来提供极好的机会,重新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鼓舞起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的热情。
简言之,无产阶级民主制度是防止对生产资料实行了公有制改造的国家演变成修正主义国家的唯一有效的利器,是使权力分工为人民所掌握,当权人物和权力机关在行使权力时不能超越马克思主义法制和人民所授予的范围的切实保障。
三、 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三个来源
1、 从十月革命以来尤其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事实中发现消除弊病的手段
恩格斯指出:“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页189]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象,表示 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同时还说明,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多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以上从“用来……”到“……本身中”各字下面均有着重号](着重号是我加的--马东伍)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发现出来”四字下面有着重号]。”(《马恩选集》第二卷307-8页)
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我们可以从苏联十月革命到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将近六十年来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找到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页190]从列宁掌握国家政权五年之后在逝世前夕的指示:在我们面前,“第一个任务,就是改造那完全从旧时代接受过来,简直是坏透了的国家机关。”(列宁《一九二三年论文集》单行本第18页)“关于我们国家机关及改善这种机关的问题,乃是极端困难,远未解决而同时又非常迫切的一个问题。”(同上第25页)“我们国家机关的情形,如果不说是可恶,至少是可悲到了极点,致使我们必须首先切实加以考虑,怎样来与这机关的缺点作斗争。”(同上31页) “应当及时猛省。应当对那种突飞猛进的运动,对一切夸耀等等怀着万分必要的不信任态度,应当考虑到怎样来检查我们每小时都在倡导,每分钟都在进行,而后来每秒钟都证明其不稳固,不坚牢和不可了解的前进步骤。” (同上,32页)到毛主席所亲自发动和领[页191]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实践,文艺、教育、卫生革命、国家机关的改革、鞍钢宪法等等,尤其是毛主席关于没有无产阶级大民主就没有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社会主义革命重点对象是党内走资派的思想,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修正主义是当前主要危险的思想等等,以及革命委员会等新生事物,甚至包括文化大革命中的派性问题,武斗问题,等等,都或多或少地揭露了矛盾的弊病,或多或少地显现了解决矛盾和消除弊病的手段,或多或少地显现了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轮廓。这是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来源之一。[页192]
2、坚持巴黎公社的原则
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马恩列斯论巴黎公社》第245页)“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和占有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同上第56页)
列宁肯定:“这个政治形式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代替已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列宁选集》第3卷211页)并指明了这种政治形式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分析过的办法:(1)不但实行选举制度,而且随时可以撤换,(2)薪金不得高于工人的工资,(3)立刻转到使所有的人都来执行监督和监察的职能,使所有的人暂时都变成‘官僚’[页193],因而使任何人[“任何人”三字下面有着重号]都不能成为官僚。”(同上第260页)
恩格斯说:“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论巴黎公社》第15页)
因此,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来源之二。
3、 吸取欧美社会制度的长处
列宁曾经说过:“无论如何要继续前进并吸取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第一等的首要任务。(《列宁全集》第33卷330页)
“要派遣几个有学识修养而又忠诚的人到德国或英国去搜集书籍和 研究这个问题。”(《二三年论文集》第37页)“资产阶级在斗争中使用 的工具,无产阶级也应该加以利用,当然,利用的目的完全不同。你也不能说不是这样的,如果你 想否认这一点,那你就是把世界上一切[页194] 革命事件的经验一笔抹杀。”(《列宁全集》第31卷221页)
更为明确的是,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和国家》及《国家与革命》中,都曾摘录和引用了恩格斯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一文中的话:
“‘……美国式的充分的自治权,而这正是我们所应该有的。至于应当怎样组织地方自治和怎样才可以不要官僚制,这已经由美国和第一法兰西共和国向我们表明,而现在又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其他英属殖民地向我们证明了。这种省的和公社的自治制比瑞士的联邦制要自由得多。在瑞士,每个邦对整个联邦国家固然是有很大的独立性,但它对县和公社也具有独立性。由邦政府任命县长和其他地方长官,这在讲英语的国家里是绝对没有的,我们[页195]将来在自己国内也必须坚决消除这种现象,取消普鲁士式的各级行政区长官’(专员、县长、省长以及所有由上面任命的官吏)。根据这一点,恩格斯建议把党纲关于自治问题的条文表述如下:‘各省’(省或区域)‘各县和各公社通过普选选出的官吏实行完全的自治,取消由国家任命的一切地方的和省的政权机关。’”(《列宁选集》第3卷226-7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