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与保守的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警示 封闭与保守的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警示
武坚
封建割据和与之相关的财政危机是拜占廷帝国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军事将领和地方豪强们积聚起巨大的地产,使帝国诸行省整个落入少数家族的控制之中。皇帝们经常颁布阻遏这种趋势的命令,但这些命令都未生效。原因很简单,贯彻执行命令的阶层正是命令中所针对的阶层。严重的经济失调危害着帝国:私人和寺院的大地产使帝国的岁入减少,尤其是在减免了大地主的大部分捐税之后。与此同时,朝廷的奢侈和外国雇佣军的开支,使帝国的支出不断上升。
封建割据导致帝国能够控制和征集的军事力量减少、主管各省的军事将领的反抗和内斗,破坏了帝国的军事体制,这是帝国衰落的另一个原因。在帝国统治的中后期,统治者不得不用征集来的资金雇佣外国雇佣兵,其中包括诺曼人、日耳曼人、帕齐纳克人和亚美尼亚人。与此前的农民军相比,这些外国雇佣兵显然不可靠——在军饷未能及时支付时,他们经常转而反对表面上由他们保卫的帝国。
同其它许多帝国一样,拜占廷的内部衰弱招致了外来侵略。这些外来侵略致使战火掠过的地区土地荒芜、颗粒无收。当两位敌对的皇帝为争夺王位而爆发战争并促使他们各自雇佣突厥军队的时候,突厥人得到了随意进入小亚细亚的权力,并渐渐将小亚细亚从拜占廷帝国的基地变成突厥民族的统治中心。
对外军事失利与内部财政危机加剧了帝国的崩溃:为归还外债,帝国的皇帝们被迫把对外贸易的垄断权授予威尼斯人;而对外贸易利益的丧失带来更为严重的财政危机,迫使皇帝们不断地使自己的货币贬值;增长的捐税通通施加于弱势群体;为反抗出身高贵的富有贵族,穷人们举行起义......结果,社会冲突使帝国四分五裂。有一个描述这种社会现象的专有词汇叫做“拜占庭化”(Byzantinizate),它涵盖了如下社会现象:“统治者不讲正义,监察员贪得无厌,法官受贿,调停者说谎,市民行骗,农民愚蠢,青年人放荡不羁,老年人酗酒成瘾,修女玷污了自己的称呼,教士忘掉了上帝,僧侣偏离了正道,许多人生活在暴食、酗酒、私通、奸淫、邪恶、放荡、仇恨、猜疑、妒忌和盗窃之中,道德让位于傲慢、吹牛、贪婪、自私、忘恩负义、拒不服从,社会充斥着逃兵、强盗、叛徒,民众变得邪恶、不讲正义、顽固不化、彼此仇恨和不可和解。”
在拜占庭帝国走向灭亡的道路上,有两个事件值得特别注意。第一个事件是:1071年,在小亚细亚东部的曼齐刻尔特战役中,突厥人大获全胜,俘虏了拜占廷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这一战役是中东历史上决定性的转折点,因为它随即引起了拜占廷敌对派系间的内战。事实上,曼齐刻尔特战役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种派系间的斗争。这种派系斗争的继续,使突厥人未受到任何抵抗便进入了小亚细亚。为在突厥部落酋长的行政部门中谋取职务,彼此不和的拜占廷官吏和军官相互竞争,将许多城镇和要塞奉献给了侵略者。而且,农民因不满拜占廷官吏的腐败和剥削,虽不信任,但却屈从地接收了他们的新主人。第二个事件是:1342年至1349年,被称为“狂热派”的革命派领袖们统治了塞萨洛尼基。他们减轻穷人的捐税,废除穷人的债务,没收寺院的土地,分给穷人;他们采取分享民主制,让市民参加民众会议,由公众选举官吏。他们的政治纲领似乎受意大利共和制城邦的影响。但垂死的拜占廷帝国,不能忍受蓬勃发展的这一政治和社会改革。在塞尔维亚人和突厥人的援助下,皇帝镇压了“狂热派”,消灭了他们的共和政体。至此,拜占廷帝国失去了可能复兴的最后一线生机,等待它的只有唯一的选择——灭亡。
拜占廷帝国是绝对保守的,但这并不是说它静止不变。它自始至终都在努力使自己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是内部的运作机制和陈旧、保守的文化传统注定它只能维持而无法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一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优势的遗产上,它一直试图维持和恢复这种势力和荣誉;它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袖人物——行政官员、军事将领、学者和神学家,但是面对沉重的历史负担,他们很少有人真正有勇气和条件发挥创造力。在欧洲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君主国家崛起、新的知识体系出现、扩张主义生气勃勃(首先是十字军东侵,然后是向海外推进)、并在即将到来的数世纪内取得全球性霸权的时候,同是罗马帝国继承者的拜占廷却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因而变成了一个陈旧的、与时代不合的存在物。它一直进行着勇敢持久的、抗拒灭亡的斗争,直到1453年遭到耻辱的、却不可避免的灭亡为止。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再一次耐心聆听历史的衷告:当一个强盛的帝国扼杀了促使其强盛的内在动力(社会多元化、民众创造力和外向型发展)的时候,帝国的衰亡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一个腐朽专制政权如果将其利益置于社会公众利益的对立面,它将会因内部的困扰而逐渐衰弱、直到摇摇欲坠,并在外来的压力和打击下孤弱无助地、屈辱地崩溃。这种崩溃不仅给民众带来苦难,也使专制的权贵阶层成为历史的牺牲品。当了解了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之后,我们很难不把中国和它进行对比,因为这两个国家有着太多的相像!面对历史的这面镜子,每个中国人都该冷静地想一想:我们现在正在走的路将把我们的民族、国家和文明引向哪里?!
此文于2008年10月19日做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