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的春雷”、“全国之最”及其他
文革之初有所谓《西南的春雷》,乃中央“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联合的社论题目,为祝贺当时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成立而作。
记忆中,那似乎是第一个成立革委会的省区,堪称一项“全国之最”。担任革委会主任的李再含,是原省军区副政委。他治下也有一项“全国之最”,一个匪夷所思的笑话。
话说当年为向毛效忠,凡举行大会,全体与会者必先肃立挥动“毛语录”,齐声敬祝毛“万寿无疆”(三遍),“林副统帅永远健康”(三遍)。而贵州还要加上一句:“敬祝贵州的小月亮李再含同志身体比较健康”,也重复三遍。
上行下效,县以下的大会再添一句:“祝县革委会主任某某同志勉强健康”,同样是三遍!
据说周恩来获悉后曾让纪登奎调来实况录音,证实非虚。但仅令李手下停止呼喊“比较健康”,别无处分。
李之所以有此“全国之最”,与当地处于“山高皇帝远”的边远位置当不无关系。
如所周知,贵州向以山多知名。以往有民谣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最后一句显其穷。在这方面,目前一仍其旧。人均收入之低也位列“全国之最”。对此,曾主政本省的胡锦涛不知作何感想?
除此之外,贵州还有特别之处。例如,黔人引以自豪者,最低限度有二:一为茅台酒;一为遵义会议会址所在。茅台饮誉全球,不必多说,只讲遵义会议。
人所共知,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毛在张闻天、王稼祥支持下,于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时任“负总责的常委”博古和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发难,将李德“轰”下台,从而为其登大宝迈出极其重要的一步。
但这里应当指出,真实的情况并非通常宣传的那样。所谓“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完全是一种歪曲历史的含糊说法,其中包含文字游戏的成分。
根据80年代之后发现的陈云写于1935年2、3月的传达提纲,会上和会后,领导层的调整如下:
(一) 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二) 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三) 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指挥者。。。。扩大会议完毕后中常委即分工,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如果说,陈云的上述提纲清楚表明,遵义会议后毛并未一步登天,而只是周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而已;那么,何方的《党史笔记》更广列事实,证明会后张闻天出任总书记,毛在党内也不是一下居于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中共随心所欲地篡改历史,达到何等不可思议的地步。
所以,此次瓮安事件,当局重施故技,封锁消息,掩盖真相,一点也不奇怪。
但民愤积累既久,有朝一日总要酿成巨变。倘如此,“西南的春雷”再次响起,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前夕保路风潮的一幕,会否在川、滇、黔历史重演?
(08-7-1)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