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维录:和东海一枭诗六首 曹维录:和东海一枭诗六首
(《自由圣火》首发稿)
作者 : 曹维录
發表時間:4/3/2008
前言:有人说不喜欢需要诠释的艺术,我也如此。喜逢东海一枭君作诗六首,涉及中国传统文化,高兴之际,和了六首。《老子》一书是公认的最难懂的书,再加我对诗文不是驾熟就轻,难以通俗表达复杂思想内容,就作了一些解释,算是亦诗亦文吧。
其一
喜看田垅春草绿,空室四壁无家居。
无事教子学一二,有气向友念三七。
其二
一日三餐敷衍过,每当公理最认真。
平生不为利媚势,富贵于我如浮云(1)。
其三
世间万物不具名(2),道是有来却真空。
利益到头终是害,为学日减道益增(3)。
其四
怕心原本是大敌,有怕才被恶来欺。
果然舍得一身剐,寒监铁狱软如泥。
其五
吾之大患因有身(4),恋此必将治于人。
他年了却心中愿,再离尘埃归本真。
其六
天真地真我亦真(5),名物最终不如尘。
莫把一生等闲过,日后于此上青云(6)。
注:
(1)富贵于我如浮云"一语出自《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唐朝诗人杜甫在 诗中也写过:"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这里借用以明志。
(2)老子说:"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各之补。"无名之补,就是把名相都破除了,老子认为,"名可名,非常名"万物只要一具有了名,就不是原来的本物了。把名相破除,万物就复归于本体了。老子最恨的就是"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所以他说:"人之迷其日已久"。当然这只是老子的理想,作得到作不到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3)见《老子》"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有人以为这是教人用功学习的话,在我看来,这是无为而治的意思,人为努力增加学识,将离道越来越远。这就是为什么老子说,"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的道理。
(4)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是老子破除"分别心"的最重要的一着,连身体都不执着了,一切名相就都破除了。
(5)在老子看来,天、地、我都是名相,本是要破除的。但道理不说人们就不懂,要说就涉及到名,所以就强不名以为名。所以老子还是要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把身放在一边儿,身反而倒先受到照应,生死不怕,反而倒更有机会活下来。老子讲的这个理被许多事例证明是对的。
(6)"上青云"不是当官,那是俗人的看法,志高者不为,就象乌鸦喜欢吃死鼠而凤凰不争不夺一样,这也是各有其志。
首发《自由圣火》网址:http://www.fireofliberty.org/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完整
附东海一枭《天真自咏》原诗如下:
自小至大至今,男女老少不少友人曾以天真相讥,思之可乐 ,作诗志喜并抒怀云尔。
其一
万雪千霜故故侵,千锤百炼老枭心。
也能温柔也能悍,热是红梅灿是金。
其二
不淫富贵不移贫,高压当头腰更伸。
耿耿孤光向长夜,千虚万伪独持真。
其三
未必天真便吃亏,吃亏我说是便宜。
劝君休占便宜尽,喜庆烟消是大悲。
其四
一派天然一派真,乐来长笑怒来嗔。
豺狼当道休猖獗,赤手前驱不顾身!
其五
觅遍千山理欠真,宅归传统一何亲。
志传孔圣阳光道,国并人天自在身。
其六
天未必真吾必真,顽空在我亦微尘。
等闲一吸西江尽,养就金刚万劫身。
2008-3-28东海老人
2008-3-30首发《民主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