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D和TMD NMD和TMD
(《霸权論》第8章第7節 香港星克尓出版社2006年出版)
太空戰還可以按戰法加以分類,分為「太空反導戰」、「太空反衛星戰」、「太空信息戰」、「太空平台戰」以及「航天地面基地攻擊戰」。里根的SDI計劃(「星球大戰」計劃)付諸實施,一旦發生太空戰,可以視為上述太空戰中的一種,即「太空反導戰」。冷戰結束後,美國總統老布什大幅調整了里根的計劃,只針對一些可能發生的偶發性的或局部性的核導彈攻擊作出防禦,而且主要依靠地面武器來執行。
克林頓就任美國總統後,1993年5月13日宣佈停止執行「星球大戰」計劃。轉而執行「彈道導彈防禦」計劃(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簡稱BMD)。彈道導彈防禦計劃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ational Missile Defense,簡稱NMD),二是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heatre Missile Defense,簡稱TMD)。NMD部署在美國本土,TMD部署在海外地區,包括亞太、中東和歐洲三個地區。
NMD和TMD計劃與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的主要區別是,「星球大戰」(指SDI)計劃是一項綜合性、多層次、多手段的防禦體系,以天基和陸基反導武器攔截並摧毀敵方的戰略彈道導彈和航天兵器,而NMD和TMD計劃主要以地球表面為據點,部署反導防禦武器。
NMD系統是由衛星網絡和在美國本土的反彈道導彈基地組成的系統,包括天基探測系統、陸基探測系統和攔截系統三部份,主要用於攔截射程3000公里以上、能夠到?美國本土的洲際導彈。
現在(2006年)美國的NMD系統尚處於初期研發階段,進行了八次測試,有五次攔截導彈成功地把標靶導彈擊落。2004年12月15日,美國對NMD系統進行全面測試,作為標靶的導彈携帶著假彈頭從阿拉斯加科迪雅克島成功地發射,但預定16分鐘後自太平洋瓜加連礁島發射的攔截導彈卻自動關閉,沒有發射升空。這次測試耗資8500萬美元,沒有成功。在2009年,前美國還計劃再花費500餘億美元從事NMD的研發和部署。
與NMD相比,TMD系統的研發相對成熟,美國的TMD是世界上起步最早、規模最大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1991年,在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以「愛國者」導彈成功攔截了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使美國增強了部署TMD系統的信心。TMD系統分兩部份,一部份部署在美軍駐在國或美國的盟國,以「愛國者」導彈與神盾級美國艦艇相配合,保護美國和駐在國重要軍事設施;另一部份以海基的神盾級艦艇為主,支援美軍在濱海地區作戰和兵力投送。從技術上說,TMD系統可劃分為若干分系統,如陸基的反導彈系統、海軍全戰區高層防禦系統、用於攔截高度在40至150公里間的彈道導彈的、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空軍助推段攔截系統,TMD系統的神經中樞是BMC3I系統,即作戰管理、指揮、控制、通訊和情報系統。
俄羅斯、北約、日本、以色列等國也在發展各自的TMD系統。俄羅斯的前身蘇聯從上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研製導彈防禦系統,在70年代中期基本上建成了一個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導彈防禦系統。由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力下降,俄羅斯的TMD系統的研發遠遠落後於美國,但俄國宣稱,已擁有可穿透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高速機動彈頭」。2004年12月24日,俄國在北極地區的普列謝茨克(Plesetsk)發射場成功地試射了這種導彈。日本也在加緊建立導彈防禦系統。1998年朝鮮發射了穿越日本的運載火箭,日本國會批准了在2004年投入10億美元經費研發導彈防禦系統。日本預定在2007年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報道說,這一系統只用來攔截鎖定攻擊日本的彈道導彈,但不用來對付飛越日本、鎖定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導彈。 日本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在2010年前建成一個兩層反導體系。
没有修改,补打题目
此文于2008年01月31日做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