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的守护人 古战场的守护人
1998年12月11日,是索尔仁尼琴的80寿辰。这天,索尔仁尼琴参加了一个戏剧的表演活动。这个戏剧改编自他著名的小说《第一圈》。在这个节目中,他道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成就:“人生就像有一个更高的力量在吸引着我,它透过冲击、不幸、发现等经验引领我……”俄罗斯作家把人的精神当作第一关注的对象,索尔仁尼琴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更加突出。读到索尔仁尼琴的这段话时,我不禁想起了他的一个短篇小说《沙卡的记事薄》。索尔仁尼琴一生创作了许多部鸿篇巨制,而他在短篇小说方面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沙卡的记事薄》是一篇只有五六千字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名叫沙卡的老农民自动守护库里科福古战场的故事。库里科福是14世纪俄罗斯人与蒙古人作战的一个重要战场。在这里,俄罗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将蒙古人赶出顿河流域。因此,这里是俄罗斯民族光辉的古迹之一。然而,现代俄罗斯人对古战场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尊崇,人们任意破坏、践踏古战场周围的环境。官方也忘记了祖先的光荣,把古迹当作是不屑一顾的粪土。这时,沙卡站了出来,没有任何部门要他这么做,他却把古战场作为自己的岗位,日夜守卫。
沙卡是纯朴的俄罗斯农民的典型形象。他外表丑陋粗犷,“他看起来就像个恶棍,他的肩膀和腿脚粗壮有力,衬衫敞开没有扣上,红发露出小帽外,小帽是歪着戴的。显然他是在一个星期前修过面,右边脸颊上有一道刮破的痕迹。”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细腻善良,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沙卡像乞丐一样游走在古战场上,一次次地弯下腰去捡起游人扔下的纸屑和瓶罐,他要维护这块土地的神圣。沙卡有一本记事薄,记录着到过古战场的车辆的车牌号码。其实,他的记录没有任何意义,仅仅是他一丁点农民式的“狡诈”而已。他希望通过这个行为来约束那些来古战场捣乱的人,让那些人以为自己是官方授权的古战场的保护者。
客人们刚刚来到古战场时,沙卡的态度是冷漠的,他对游客有天然的拒斥感。当他发现客人跟自己一样热爱古战场的时候,他的态度立即改变了。他详细地给客人介绍古战场的情况,甚至把自己的饮食让给客人享用。俄罗斯的寒夜来临了,他把自己的温暖的小棚让给客人,而自己却一头扎进露天的干草里。第二天清晨,干草上打了厚厚的霜,他居然就这样熬过了一夜。小说中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描写:“打霜的野草是银白的,库里科福卡村空荡荡地只有霜雾延伸到古战场,旷地上点缀着干草堆。正当我们从棚子里钻出来,骑上脚踏车离开时,我们听到从干草堆那边传来凶恶的、大声的犬吠。一条肮脏的灰狗从草堆中跑出,直向我们奔过来。当它跑出来时,干草堆出现了巨大的骚动。由于狗的叫喊,一个高个子的男人从干草堆中爬起来,一边吆喝着狗,一边抖落身上的干草。黎明的微光已经能够让我们辨认出,他就是沙卡,他仍然穿着他的那件古怪的短袖外套。这是霜寒彻骨的夜晚,他整夜在干草堆中度过。为什么呢?”
为了守护历史,为了守护文化,为了守护民族的灵魂。沙卡是一个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农民,但是他对文化的自觉意识足以让许多有“知识分子”称号的人汗颜。索尔仁尼琴动情地写到:“当沙卡从这打霜的干草堆中站起来时,他不再是一个荒唐古怪的‘管理员’,而是这古战场的精灵,是永不离开这地方的守护神。”俄罗斯文化的辉煌,是靠着无数这样的守护神来守护的。单单有文化巨人的创造是不够的。沙卡对古战场的爱,是一种根植在心灵深处的爱,是一种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爱。俄罗斯有无数的古战场,俄罗斯也有无数的沙卡,这是俄罗斯的幸运。站在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赫尔岑以及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布尔加科夫、扎米亚京、索尔仁尼琴等巨人身后的,是不计其数的、普普通通的、长着大胡子的沙卡和沙卡的女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