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传珩: 新自由主义在大众化
自由主义形成于17、18世纪,经历了传统的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 两个时期。自由主义思想的始祖是英国哲学家洛克。他在1689年发表 的《论政府》中把保护个人对生活、自由和财产的自决权提升为国家 的目的。美国的《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权利法 案》、法国的《人权与公民宣言》等历史性文件,则以政纲形式和法 律形式阐述并确立了洛克所提出的自由主义原则。18、19世纪末,自 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由主义由传统向现代过渡,其具体表现就 是由主张自由放任转向主张国家干预。现代自由主义比传统自由主义 更不定型,往往对社会问题采取实用主义的处理方法,因而导致了传 统自由主义的思想内核发生了裂变,各种贴着“自由主义”标签的学 说充塞市场,诸如“民族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 义”等等鱼目混珠。
所谓新自由主义,本是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30年 代。1944年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出版《通向奴役之路》一书, 被认为是“标志新自由主义创立的宪章”,并逐步扩展到政治学、社 会学甚至哲学领域,形成一个思想体系。要认识新自由主义,首先要 知道什么是古典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等人在18世纪创立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古典自由主义的价值核心就是 经济自由,强调市场机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看不见的手”,反对封 建制度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涉政策。新自由主义是依据新的历史条件 对古典自由主义加以改造而来,更加强调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者大多主张“使经济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自由化”、“尽可 能最快地私有化”,要求在财政和金融方面采取强硬措施保证自由化 和私有化的实施。新自由主义包括众多学派,但最有影响的是以英国 的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和以美国的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 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本文所言的“新自由主义”,是指冷 战后,以遏止或阻止国家对经济干预为目标的西方自由主义学派的逐 渐成熟。它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以主张“人权至上”的共同价值 为核心;同时反对政治对抗与发展军备,而以贸易自由主义推动人类 相互合作与自由竞争的思潮。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后冷战世界的国家 竞争,不再是军事、政治领土争夺和资源控制的时代,而是贸易分额 的占有比例和市场的实际控制、支配为主导的时代了。新自由主义在 兴起的同时,也由学术理论而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成为资本世界性 扩张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价值,其显著标志就是“华盛顿共识”。“华 盛顿共识”放大了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色彩,强调公有制会使经济 变得更糟,社会主义必然导致集权,国家干预只能造成经济效率的损 失;主张顺应资本世界性扩张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
今天我们所探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政府有限责任 的核心在于尊重人类共同价值观,维护个体尊严与自由权利,放弃 “主权至上”立场,裁减军费,保护环境和贯彻贸易自由主义。新自 由主义思潮的政治特色恰恰在于它的“非政治化”。它主张价值多 元,相互包容,即对一切价值都采取一视同仁的“豁达原则”。他认 为,政府的立场是采取“价值中立主义”和奉行“不干预主义”。新 自由主义较之强调“个人自主权”的传统自由主义比,更强调的是尊 重、包容与豁达,因此更趋向大众化。
前些年来,新自由主义已有“大众化”倾向,其代表人物有米尔顿里 德曼和“芝加哥集团”,最近又有新的发展。当今世界新自由主义思 想不仅流行于西方世界,也已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汇成一 股思想源流。然而后对抗时代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与观点比较分散,已 不能象洛克时代的传统自由主义思潮那样有“宏大叙述”和代表人 物;它也不以党派、政策或国家权力为主要舞台,而更侧重于经济、 历史、文学、哲学等等文化性的解释。
民主论坛 上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