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
[
发表评论
] [
查看此文评论
]
《推背图》归序全解
[
主页
]->[
宗教信仰
]->[
《推背图》归序全解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6象)]
《推背图》归序全解
·
盛世血路6-6离奇死亡见凶相《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7遥视真相:金匮之盟《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8遥视真相:犹豫对抗《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9遥视真相:烛影斧声1《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0遥视真相:烛影斧声2《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1遥视真相:太祖遗言《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2遥视真相:皇后力搏《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3连下毒手《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4连下毒手2《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5伪装败露《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6天数两度变1《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7天数两度变2《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8天数两度变3《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19天数两度变4《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20天数两度变5《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21惨烈的恶报1《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22惨烈的恶报2《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23惨烈的恶报3《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6-24沉重的警醒《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盛世血路7-1逆天成大错《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
·
视频系列:天象:太白经天1:帝王天难《遥视历史问天机》五部6章
·
视频系列:天象:太白经天2:哪国之难《遥视历史问天机》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1《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2:哪国之难?《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3:科学犯难?《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4:正史的死结1服毒不死?《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5:正史的死结2赴汤蹈火《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6:赏赐不公 必有隐情《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7:首级停战 史书混乱《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8:尉迟恭辞令过人?《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9:赏赐不公,必有隐情《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10:秦琼何在?《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太白经天-秦王加冕11:大失水准 欲盖弥彰《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太白经天-秦王加冕12:齐王见假?《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太白经天-秦王加冕13:史书造假?《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错位的同情,颠倒的心理《遥视历史问天机》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 秦王加冕15:玄武门之变的背景《遥视历史问天机》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 秦王加冕16:李世民威震宇内《遥视历史问天机》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17:太子谋反?《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天象:太白经天,秦王加冕18:太子巧辩,李渊信谗《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太白经天,秦王加冕19:历史真容 李渊昏庸1《遥视历史问天机》五部6章
·
太白经天,秦王加冕20:历史真容 李渊昏庸2《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太白经天 秦王加冕21:秦王剪羽 危在旦夕《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太白经天 秦王加冕22:太白昼见的真机1《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太白经天,秦王加冕23:太白昼见 杀气冲天《遥视历史问天机》第五部6章
·
太白经天,秦王加冕24:灭佛灭道 节外生枝《遥视历史问天机》五部6章1
·
太白经天,秦王加冕25:傅奕谤佛《遥视历史问天机》五部6章
·
太白经天,秦王加冕26:太白经天 吓坏李渊《遥视历史问天机》五部6章
·
有人说她看到了“太白经天”?如是真的,请提供地点
·
·
《推背圖》歸序全解(上、下) 封面
·
《推背图》归序全解--千古之谜,归序得解!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象)开篇论循环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象)唐朝国运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象)武后称帝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4象)逼退武皇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5象)安史之乱,马嵬之变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6象)再造唐朝,上皇还京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7象)吐蕃侵唐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8象)藩镇之乱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9象)黄巢起义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0象)朱温篡,后梁始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1象)后唐之亡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2象)后晋儿皇,两代即亡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3象)后汉亡,后周立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4象)五代运终 北宋立国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5象)宋太祖扫荡群雄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6象)太祖初步统江山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7象)澶渊之盟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8象)太后垂帘 圣明气象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19象)误用安石 平戎大败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0象)蔡京乱政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1象)靖康耻,北宋亡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2象)南宋建 祸水漫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3象)蒙古崛起 南宋将倾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4象)崖山海战 南宋灭亡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5象)元朝国运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5象_1伐性之斧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5象_2被文化「征服」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6象)元朝亡于淫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7象)明朝立国 和尚称帝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8象)燕王夺位 帝落空门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29象)仁宣之治 明朝盛世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0象)土木之变 夺门之变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1象)魏忠贤之乱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2象)明朝灭于闯王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3象)清朝立,传十帝
·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4象)清朝圣主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5象)太平天国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6象)英法侵华 同治中兴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7象)甲午战争 弃朝割台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8象)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39象)八国联军瓜分中国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40象)民国立 清朝亡 袁登基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41象)第一次世界大战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42象)二战:抗日战争
·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43象)二战:太平洋战争
·
《推背图》归序全解(第44象)核弹袭日 东土雪耻 1
·
《推背图》归序全解(第44象)核弹袭日 东土雪耻 2
[
列出本栏目所有内容
]
欢迎在此做广告
《推背图》归序全解 (第6象)
第六象 己巳(坤下艮上 剥)再造唐朝,上皇还京
谶曰
非都是都
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
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
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
一二年来见太平
金圣叹:「此象主明皇还西京,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俶、郭子仪收复西京,十月收复东京,安史之乱尽弭。十二月迎上皇还西京,故云再造」。
众解精华
1. 解谶
【非都是都 非皇是皇】
不是国都的灵武成了京都,太子成了皇帝。
安史之乱皇室逃离长安,玄宗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暂以灵武为京都,把玄宗尊为太上皇。
【阴霾既去 日月复光】
安史之乱平定,天下重见太平。
2. 文征解卦
卦为「剥」,下半部分为坤,指地;上半部分为艮,指山。
大象为「山石崩而落于地,五阴迫一阳,正义被损」,又「群阴剥阳,有去旧生新之意」[2];运势为「恶运缠身,防被女子及小人连累」。
「恶运缠身,防被女子及小人连累」:肃宗正是这样。他先宠信宦官鱼朝恩,让鱼主掌兵权导致大败,还听信鱼的谗言贬黜大帅郭子仪。之后信用宦官李辅国专权,又宠信皇后张良娣干干预政事。肃宗病重,张皇后、李辅国都想政变,李辅国反先,带兵进宫把张皇后从肃宗病榻前拖走杀掉,肃宗受惊无人过问,当天驾崩,正是「群阴剥阳,去旧生新」。
「正义被损」:玄宗宠信奸相杨国忠,不听郭子仪之言,结果丢了潼关,致使郭子仪在河北辉煌战绩付之东流,不然安史之乱早平定了;肃宗即位后宠信宦官,罢黜了郭子仪,等到时局不可收拾了才再启用他;代宗即位后依旧信用宦官,削了郭子仪的兵权,等到史思明再次攻下了洛阳,又不得不启用郭子仪;安史之乱平定,代宗又听信宦官,又收了郭的兵权,于是招来了《推背图》下一象的大难。
可见「剥」卦与本象对应的历时阶段完全吻合。
3. 解颂、图
【大帜巍巍树两京 辇舆今日又东行】
「大帜」:旗帜。「两京」:唐朝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
「辇舆」:皇上的车驾鸾仪。与图中相应。
本句指757年九、十月,郭子仪和挂名元帅广平王李豫[1]收复长安、洛阳,十二月,唐玄宗从西蜀(四川)向东返回长安京城。
【乾坤再造人民乐】
收复两京视为乾坤再造,两京人民见安乐。
「乾坤再造」:指郭子仪再造唐朝:郭子仪受命于危难之中,屡建奇功,收复两京之后,肃宗对他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人民乐」:两京人民初见安乐。似又指郭子仪深受人民的爱戴。
【一二年来见太平】(陈曦试解)
谶语的设谜,有时故意在字面上把人引向歧途,才能既不泄漏天机,又隐含真意,否则当世就被看破了。本句往往被理解为:再有一、二年就太平了。而对照史实,其喻意却是:可惜见到的太平只有一、二年。
757年收复两京,洛阳只有一两年的太平,759年五月又陷入史思明之手。761年,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即位。762年十月,唐代宗向回纥借兵,再次启用郭子仪收复了洛阳。史朝义奔逃莫州(今河北任丘北),763年正月自缢。
安史之乱历经7年3个月,至此彻底平息。但好景不长,下一象的兵灾又要开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李豫:后来的唐代宗,初名李俶(音:处),原封为广平王。
[2] 卦的各爻是由下向上演化的,「剥」最上面是阳爻,故曰群阴剥阳,即将有变,是为去旧生新。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栏目和文章由作者或专栏管理员整理制作,均不代表博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