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之亡 亡在賂秦 六國之亡 亡在賂秦
從台灣打經濟牌所想到的
——讀史有感
欲以資金換取台灣安全
早在十六年前的五月廿二日,李登輝就任第八屆中華民國總統後會見中外記者說:「中華民國政府將在一年內宣告終止戡亂。」他強調政府已提出非常有善意、有誠意的步驟,希望中共作出更好的反應。他還對赴大陸考察的立委沈智慧等人說:「我們要以資金換取台灣安全及外交上更大生存空間,並進而推動中共政治改變。」
僅經濟部核准的數字(尚有大量經第三地匯入大陸的投資),自1992年至2006年8月,台商在大陸的投資已超過五百億美元。但是,中共並沒有對此作出善意的回應。人們見到的是一系列以怨報德的舉措:中共奪去了中華民國的重要邦交國乍得、塞內加爾、格林納達、多明尼加、利比利亞,緊接著還會有尼加拉瓜和梵蒂岡;中共竭力阻撓中華民國以觀察員身份加入國際衛生組織;中共國安部在越南與大陸邊境地區綁架台灣現役軍官、搶註冊台灣地名與優質台灣農產品名稱假冒台灣水果外銷侵奪台灣外銷市場;共軍以八百枚飛彈對準台灣且每年遞增數十枚等等。
人們不能確定中共幾時渡海攻台,但完全能斷定,向大陸投資勞力密集型項目的台商,將重蹈他們的大陸同行在一九五六年的覆轍;即使「高技術、能出口的外向型項目」也未必能得到投資保障。
很明顯,台灣朝野的媚共人士只懂自然科學而不懂社會科學;他們對歷史興亡幾乎一無所知——他不知道經濟手段在國家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