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溯源(1)——古希腊的直接民主
1. 古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
在历史上,民主起源与西方,具体说,起源于古希腊城邦国家,特别是雅典。公元前第五与第四世纪的雅典民主是从较早的君主与贵族政体发展来的。
民主这个词在其希腊文的原意,其实就是"老百姓作主"或者说"人民的统治",用现在的说法是"主权在民"或"多数人的统治",如果用学理一点的话说,就是"通过周期性的选举来竞争政治权力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它还有其他一些基本要素和条件,我们在以後逐步展开的过程中在来仔细探讨。
雅典的民主是所谓"直接民主",与现代世界上的"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是有所不同的。
原因在於当时的城邦比现代国家小很多,雅典具有公民身分的不过五万人(不包括奴隶、妇女与儿童)。一次大型集会几乎可以集中所有公民,候选人和选民能够直接接触,很多人都相互认识了解。因此不需要什么中间环节,地区代表等等。这在一个大国是不可能做到的。 作为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典范,雅典是一个由公民大会统治的直接民主制的城邦。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理论上所有公民都可以参加大会。公民大会具有缔结条约,宣战媾和,罢免官吏,处分官吏等权力。在公民大会里,每一位公民都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大多数官职都从全体公民中抽签选任,官员在任职的年终,也许会被传到公民法庭上去受审。
所谓直接民主是指一切政策的决定直接来自公民大会,不是由间接的代表机构决定。
由於公民大会规模太大,所以後来又创设了管理国家的机构"五百人会议",用抽签方法选出,下面还设了若干委员会和十人将军团处理国家事务。
关於雅典的民主制,希望能记住这三个人的名字,他们是:政治家兼法学家梭伦、政治家伯利克里、哲学家苏格拉底。
梭伦于公元前594年任雅典执政官,他组织了一个新的会议为公民大会作准备,他设立了公民陪审法庭,并制定了著名的梭伦法典,奠定了民主制的基础。
伯利克里于公元前444年执政,开创了雅典民主制的黄金时代。
而哲学家苏格拉底,则把希腊人早期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了对人生、社会、伦理道德、政治和宗教的关注,同时,他通过自己遵从雅典法律自愿赴死的高贵人格对奠定民主制的基本精神根基作出了贡献。
雅典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贡献给人类大批建筑家、雕刻家、戏剧家、史学家和哲学家,令人叹为观止。
2. 雅典与斯巴达的制度对立及其战争
谈到雅典的民主制时,我们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个城邦斯巴达。它是另外一种制度典型,可以称为军事共产主义制度。斯巴达公民唯一的职业就是战争,他从一出生起就受军事训练。经过部族首长检查后,病弱的婴儿是要被抛弃掉的。唯有茁壮的孩子才能得到扶养。所有男孩子都要送到一所大学校去受训,直到20岁。训练的目的是使他们坚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服从纪律。文化与科学教育被认为是无意义的。唯一的目的就是造就一心一意的为了国家的好战士。
到了20岁,就服兵役。他可以结婚,但必须在所谓"男子之家"生活,到30岁为止。必须把婚姻生活当做违法而秘密的事情处理。30岁之後,成为成熟公民。每一个公民都属於一个食堂,与其他人一起就餐,他必须从他分的的那块土地的产品中上交部份实物。斯巴达的原则是不让一个公民匮乏,也不让一个公民富有。每人只靠自己的份地过活,份地除非赠送,不得转让。无人可以有私人的金银,斯巴达人的节俭是举世闻名的。
女人也一样体育训练,青年男女都赤身裸体进行锻炼和游戏。
斯巴达的政治结构是两个王、长老会议、公民大会和五个监察官。王是世袭的,分属两个不同家族。因此,斯巴达城邦有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成分,也有一点民主成分。
在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战胜了雅典,从此雅典的政治逐步衰落,但其文化上的威望仍持续了很久。
3. 这两个城邦的对立对当代人类的启示
雅典与斯巴达的对比一直是後代学者灵感的源泉。如当时雅典的大哲学家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就受到斯巴达的很大影响。直至现代,也还有人把雅典比作西方民主国家,把斯巴达比作希特勒德国和前苏联,如基辛格就持这种看法,所以他对民主的前途很悲观。但是1989年之後世界共产主义的大崩溃把这种简单化的类比彻底推翻了。
此文于2007年04月24日做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