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工资、还是要道德,问题在此——再说张厚兴劳动争议案
医务从业者被“逼良为娼”,从“白衣天使”到“白衣刀客”的非道 德积累,是中国文化沙漠化的一个样本。正如有人痛陈的:
“从业人员心里最清楚,无论大小医院,每个医务科室每个医务人员都背着上一级下达的任务指标,这个任务指标就是收入指标。站在院长的位置上,下达任务指标是无奈的,医护人员要吃饭,医院要办下去,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钱上哪去弄?政府不给,只好打患者的主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患者进了医院这个门,就得留下门槛钱,否则,若医院垮了,你连这门槛都没得迈。”
发展就是硬道理,治病救人固然重要,把钱收进来更加重要,有病没 钱?对不起,这不是毛泽东时代,不是计划经济,不是不伺候你,伺 候了你,浪费时间,浪费名额,痛失宝贵的患者资源。我还要自掏腰 包搭钱进去,乖乖,我伺候不起。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到科室,是否要 分解到每个医生头上,各科室主任你看着办,反正完不成任务指标, 奖金没有,工资也呈问题。利剑高悬,医生们自然心领神会,眼光怎 能不盯着患者的口袋,你有多少钱就给你开多少药,看人下菜碟是精 明,也是无奈。
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请看张厚兴所言:“我一年可看1,800~2,000人次的病,如果对一半 病人开CT,仅这一项我就可增加20万到30万的年收入,如果再算上 为病人超标准开的药可得到提成,这个数还会增加。这样的话我不仅 可拿到绩效工资,还可以出国旅游。”
就是这样,把医生的基本生存需求和高质量的生存需求与社会道德和 患者利益对立起来,把本来就自私自利的人放到施刑台上拷问。在 “笑贫不笑娼”,拜金不拜德的世界里,除非你有足够的经济支撑, 否则,多么坚强的人也难以挺住。莎士比亚有这样的名句:“活着、 还是死去,问题在此!”拷问的当然是良知,是勇气和信心,就在此 时此地,我们看到了从业者自身的抵抗,这无疑是冲破医疗黑幕的一 道闪电。
我愿向这六位不愿做医疗产业化奴隶的医生始终保持敬意,并愿意持 续为他们鼓与呼,同时希望看到善人有一个善果。改变恶劣的生存环 境,维持公民已有和应有的权利就应该向张厚兴群体这样从我做起, 勇于放弃个人既得利益,也勇于争取良心的安妥和法律的支持。
广而言之,沉默还是发言,这是个问题,放弃还是争取,这同样是个 问题!
(2006年6月30日于青岛昕园居)
民主论坛 上载:[2006-07-30] 修订:[2006-07-30]
|